争夺天下的金戈铁马,生产热血澎湃的感觉,不禁兴趣大增。
默诵结束后谬老师讲道: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吗?”
“让我先来介绍一下: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的时候。”
“这类文章就逐渐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这是《文心雕龙》给出的定义。”
“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的言事呈文。,那诸葛亮是在什么心情下,写出这篇传诵至今的《出师表》?”
“很明显,诸葛亮是为了。”
“实现国家统一,这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
“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
“成了决心北伐诸葛亮的后顾之忧。”
“因此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文章言辞恳切,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下面我们就进行。”
“分析结构,归纳段落,关于本文的结构,同学们要着眼于‘出师’两字。”
“具体地说。”
“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
“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十分清晰地显示出来。”
“根据文章的结构,我们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