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第77章(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自郭氏夺回江山,林介甫一派低调了很多。高仪的消息送到他这里时,林介甫犹豫了。

    北边驻守的贺晋和韩仲询都是郭氏的亲信。通远军佘洪德和定安军李翼未有表态,可也能看出没有反意。

    他们若是想推倒郭氏,只能说服南方出兵。高仪想假借高进之名,宣称其被高太宗秘旨立为太子,高仪被命为摄政王。

    打着郭氏谋逆篡位,匡扶大周正统之名举兵出征。

    南方在交趾和大理分别驻有二十万兵马。郭诲登基时没有大的军事冲突,等圣旨传到万安军和云安军中时,事情已成定局。

    他们能怎么办呢?难道造反吗,给谁造反?皇上都死了,他们的待遇也没变差,就这么样吧。

    高仪找不到说服这二路军的理由。因大周严防东戎国,他想潜到东戎国借兵也没办法。

    所以这次事情能不能成,就要看林介甫是否能让云安和万安军各出兵十万。

    林介甫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反了。要不是郭诲横插一杠,他的亲外孙就有可能继承皇统。

    他谋划了这么多,难道白白得罪了白家?如今他见到秦、白二家都要避着走。

    这让多年处于高位的林介甫实难容忍。想到此处,他修书一封让亲信送到二位将军手中。

    又让夫人利用出入各府后宅之便,想办法拉拢二位将军的家人。

    “大人,林大人所说之事大人如何看?”最得于智魁信重的师爷许韶问道。

    “林介甫借刀杀人用的溜,我于某就愿意当把刀吗?”许韶见于将军看得清,心里暗道将军明理。

    “大人言之有理。高氏已无往昔所得军心,他们口中说有十万兵马。

    这可是人不是东西,找个地方放着便行。十万兵马在哪里?属下有二点猜测。”

    于智魁示意他继续“一则是他们根本没有兵,也用此说法与其他将军求兵。”

    他这个求用得好,于智魁心里暗笑,等高氏得了天下,只怕还要走□□的老路。

    “二便是他们这些兵马在朝庭无法掌控之地。”许韶言下之意,听得于智魁心下大怒。

    “若是这般为了私利,便做出千古骂名之事,我于某启不是助纣为虐。林老贼陷我不忠不仁不义”说到最后,于智魁简直是咬牙切齿。

    他们武将是以战争功,看着辛苦得来的疆土白送与敌寇,难道将士们的血都白流了?

    他身为一军之将如何不生气。不管是哪个敌国,高仪若真是引狼入室,如此主君,他便更不能拥其上位。

    “既如此,将军不如听在下一言。”许韶见将军已打定主意,心也放了下来。

    不是他品德多高尚,实在是他以已推人,他族人父母妻儿皆在离京不远的州城。

    若是中原大乱,兵祸一起,边关定会有敌寇乘乱而入。届时谁能独善其身?

    好不容易这二年休养大家日子好过了,谁想去死。于将军的家人都在京城,他是多想不开要造反。

    高氏能封他什么样的高官?看看□□时那些功臣们的结局。

    “将军不如将此事透露给皇上,再将计策告之,等骗得高、林二人的信任。等到结网时将之打尽不留后患,也好向皇上表示忠君爱国之心。”

    许韶所献之计,就是骗林介甫等人愿意出兵。等到乱臣贼子纷纷跳出时,再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可“皇上会相信吗?”不仅于智魁怀疑,孟德焦也担心此事。

    做为万安军之首,怎么可能是个没脑子的人。李德焦收到信时,也是一番挣扎。

    他倒不是想跟着反,而是担心皇上已经知道此事,怕被怀疑,想着怎么自辩。这送信的人是想害他呀。

    孟德焦女儿的婆家是林家旁枝。当新帝登基时,他还战战兢兢怕女儿家被牵连。

    皇上对林介甫未曾为难,只是给了虚职不再重用。孟德焦心中稍定,便与女儿女婿商量看能不能和林介甫分宗。

    反正除了同样姓林,也没啥亲近的。势利是势利了些,可为了子孙的前程,只好告辞了。

    现在林介甫搞了这一出,万一他受到牵连那多冤枉?“老匹夫,先皇时他眼中何曾有我孟家,如今倒来套交情。我就只一个女儿,争那啥之功有个屁用!”

    孟德焦倒未曾和幕僚商议此,若非心腹,这种事还是越少人知越好。

    他与夫人伉俪情深,有些事与旁人不好说,他都会和夫人讲。

    孟德焦是个莽汉娶的老婆倒是有些才名。“幸好蕊儿婆家已经分宗”杜氏心里后怕。

    “夫人,咱们怎么才能躲过此事?”杜氏和许韶倒是不谋而合。都是打着明里和高仪党虚与尾蛇,暗里却和皇上通气,愿意为君将判党剿灭。

    如此万安军便以杜氏回娘家为由到了京城,又以走亲戚之名到了同族杜府,将此事告诉了杜相。

    杜相经历了几代君主还能稳稳坐在丞相之位,只有一个原因,他忠君。

    他老人家年纪大了,不像年轻人那么激进。高氏当年怎么得的江山,他看得明明白白,如今郭氏又回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