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叔叔们,今天咱们分下守山时间。明天就按这时间上工。还有,刚秋收完,田里暂时也不种粮食了,十五岁以上的男丁明天开始就去山上伐竹子。”
晚饭后,绍荣和叔伯们商讨章程。“工钱按伐的数量算。按照我的要求来伐,伐一根给二文。
不知道伐哪种的一定要问清楚。若是砍错了,不仅没工钱,还要赔钱。”
规矩一定要订好,不然乱砍乱伐,不仅挣不到钱,连本都有可能赔进去。他现在宁可严格些,也不能为了情面坏了产业。
众人一见他绷着脸,也跟着认真起来。绍荣年纪不大,这一肃着脸,还真有些唬人。难怪秦家能将事交给他,又会办事,又有气势。
众人一想到明天就能做工,心里盼头十足。一人一天最少也能砍个二十根竹子,多的三四十根也是可以的。这一天下来得挣多少,想到这心里都喜滋滋的。
烧炭需要用的竹子得是三年以上的,竹龄五年的为佳。白天绍荣和他爹已经在山上走了一片地方。他估猜每亩可以砍伐的竹子约有五百斤。
“爹,明天先把这些已经枯死,倒地的竹子先搬到我刚指定的地方。”绍荣在查看的时候找到一处靠近水源的山坡,准备在那边挖窑洞。
现在买砖建窑会耽误烧炭时间,而且第一次烧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绍荣也只是看过网上的视频。
难为他在有了纸笔后,将自己还记得的一些知识都默写下来收好。不然这么多年,再好的记性也不记不得这么多的事。
靠近水源在封窑和出炭时更方便,万一失火了,也可以就近灭火。
土窑就在山坡上挖,根据锅口的直径,可以挖四个直径大约1米的洞,在洞底一侧挖出一个可以放柴烧火的口子。
把晒干的竹子一根根截成合适的长度,再竖直放进洞里,排列好,放得不要太疏松。间距太大容易烧光竹子,反而得不到太多的炭。
摆好后,将锅倒扣在竹子上,再用湿泥糊住锅子周围。在封住的时候,留几个出气口。
一切就绪后,就可以烧炭了,在烧的过程中观察烟的变化。这些都需要经验,好在绍荣还知道一些理论知识,估计烧个几次大家就能上手了。
等烟变清了,就封住炉口和出风口。经过内部的热量,让竹子炭化,这个时间需要二天。二天后,就可以开窑,能烧多少炭到时就知道了
这些枯竹可以当烧火的柴。等到砍伐好的竹子也都搬到选好的地方,按照砍下的时间分成几堆。
除了晚上值夜的永寿和永盛,其他能去砍竹的都去了。永昌也跟着一起砍,八个人忙活了一阵,估算了一下有三千斤左右。
“山上天黑的早,就先砍这样吧。休息一会,再把竹子锯成三尺长的竹段。”
绍荣将空地划分了几份“今天弄好的都堆在这,明天就放那块地上。按照时间堆放。”
第二天再去砍竹的时候,又留下二人,将昨天砍好的竹段翻晒。昨天给大家记帐的是绍荣,今天绍荣就让永宁叔家的绍彬帮忙记录。
“荣哥,还是你来吧,我怕我不行。”绍荣拿出一本比成年男子手掌略大些的本子,空白的纸上已经印上表格。
这是他找小舅帮忙雕的模版印的。表格上分别记了名字、数量和总计,按一天一张纸来统计。
“你都已经读书识字了,这些小事没什么难的。”这活计轻巧,十岁的孩子也做的来。
“你先帮哥,也就这几天。你不是一直想去我书房里看书吗?等忙完这阵,哥就带你去。”
绍彬一听这,那什么难题都不难了“那这是怎么记的,哥你给我说说。”
绍荣翻到第一张“你就照着我这个记就成,在每个人的名字旁边,按他们砍的竹子划正字。这样一天结束后,再算出每人砍了几棵竹。”
事情安排好了,绍荣就去找了小舅。绍荣说有事和他谈,就约好了今天在绘声茶楼见面。
请小舅来到了后院的值房,绍荣便将打算告诉他“到时竹子可以从山上伐,小舅烧出的竹炭正好可以放店里卖。”
王北对绍荣的心意是领情的,不过“阿荣对小舅好,我也知道。只是我要又开铺子,又要做家具。
实在没精力,就算我现在带着二个徒弟,那也没法做这么多的事。”
绍荣听他这样说也才反应过来,自己想当然了。光想着卖炭利润大,却忘记了占用时间也多。
“你想帮舅,也简单。以后我这需要用的竹子就可以从你那边买了。价格可是要给舅舅便宜点。”王北玩笑地说。
“这是当然,小舅只管去。竹炭也给你便宜,你放在店里卖,若是不好卖就再还给我。”
冬日里炭正是好卖的时候,若卖的好,也能赚不少银子。
“这敢情好,那咱就这么定了,等你炭烧出来,我可就去拉了啊。”
连续砍了六天的竹子,绍荣就叫停,再多了也放不下,天气的转变让后面的晾晒时间也开始延长。
六天过去,第一批砍的竹子晒得也差不多了。按照绍荣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