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第36章(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位,到开业那天来捧场。到时一切消费全免,就当是他们感谢之前马家的顶力相助。

    又给万卷堂的掌柜递了请帖,请秦掌柜有空来喝茶。也给亲家林家发了帖子,当然也少不了自己爹娘和外公。这样一算,也有些人气了。

    到了未时,马家和冯永昌一行人先到了茶楼。“爹,叔!春哥秋哥,请请请!”马秀明的爹和叔叔,带着二个哥哥一起来了。

    还没来得及给绍荣引见,冯永昌也带人来到了茶楼。绍荣告罪一声,忙去招呼家人。

    绍荣带着他爹一道走向雅座。“爷爷,爹,二叔,你们看,这个台子是给说书先生准备的。等人上的差不多了,就会让说书先生上来说书。”

    绍荣没想到他爹把他爷爷和二叔一起叫来了。永昌想着巧娘到茶楼不方便,他一人来又显不出冯家对此事的看中。

    一琢磨,得!把他爹带上,请他上茶楼喝喝茶,听听书,也是他和绍荣的孝心。请都请了,就把永安也带上了。

    在台子正对说书人的方位放了二排,共十二个靠背椅子。

    椅背用榆木做成圈背,靠背用竹条竖着榫进木头里,椅面用竹片嵌进木头卡槽。

    又找了做针线的,做了椅垫靠枕放在腰后。椅前有个二尺不到的竹茶几,入座后可以在上面摆放茶水点心。

    雅座二边以及背对着说书人的位置,摆了几排木边框竹长凳。

    一张长凳可以坐二人,在两张长凳之间放了一个同款茶几。

    原本想在长凳前放几案,实际摆放后,发现一边只能放二排。换成现在的放法可以放三排,三面就可以坐五十四人。

    看了楼下又来到包厢,楼上一个方位分成六个包厢。包厢之间用竹制的隔挡间隔。

    如果一次来的人多,想一起听书,可以把隔挡拉开。每三个包厢收起隔挡可以变成一个大包厢。

    包厢外的走道边,每隔几步,或放了竹制的花架,放几盆花。

    或是放个竹制的几案,摆放一些茶杯茶壶装饰。

    或是挂个竹制的壁挂式的小博古架,放些竹雕的小物件。

    “好好”冯有名听地高兴。他早年颠沛流离,逃荒来到夹江镇,在这里安定下来后,每日除了干活就是做事。

    好不容易成亲生子,又要养家糊口。等到儿女大了,又要婚嫁进学。一辈子辛苦,在儿子中举后终于开始享福。

    那也是天天窝在村子里,今天终于出村了,不是为了找工挣钱,不是为了别人,只为了自己好好享受一下。

    等他们都逛过了,就又回到一楼,第一次听书,冯老头想离得近些。

    绍荣安排了伙计照顾,上了茶水点心后,又出去照应,马家人来了,他还没去打招呼。

    “绍荣,刚才叔他们来了,我正想去招呼声呢。”马家人先从包厢参观,这会又从楼下上来,坐到包厢里了。

    绍荣进去和他们打招呼“二位伯父和世兄,绍荣来迟了,这些茶水和点心,给大家尝尝合不合味口。”

    马顺年笑着对他说“你爹也来了?坐在哪个包厢?我们过去一起热闹热闹。”

    绍荣对他们说“我爷爷也来了,他老人家想坐在雅座,我爹和叔叔陪着。”

    马顺年一听老爷子也在正想下楼,就被绍荣劝住了。

    “伯父不用客气,只管在这休息,这会楼下人多不方便,小明说他下去招呼。等听完了书,再一起说说话。”

    马顺年听完,就同意小儿子代表去招呼。

    “季冬说过会带几个朋友来,要是去楼下,位置许是不够,你和你爷爷他们说说。下次我再请他老人家一起喝茶。”

    季冬邀请了一些朋友还有他妻家舅子,有冯老爷子在,怕他们没的话聊,反倒拘束。

    绍荣一听,就觉得还是冬哥给力,这都开始拉人捧场了。

    马秀明嘻嘻笑着“夏哥不是说也要带人来吗?怎么还没到?”马顺年瞟他一眼“你还不快去给你冯叔他们问好?”

    二人来到楼下,和冯家人一翻寒暄,便听到又有人来了。绍荣看到秦掌柜时愣了一下,他给秦掌柜送帖子时,并没想到他会来。

    秦掌柜一行来了四人,除了他以外,还有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看上去三十几岁,面白短须,身量略高。

    中年人身后还跟着二人,一个十八九岁,一个十五六岁。

    年龄大些的那位,身高已经赶上中年人,高眉星目,挺鼻丹唇,嘴角含谑。长身玉立在那,随便来一个人都能看出他气质非凡。

    另一个年纪小些的,虽然板着脸,也不难看出容貌昳丽,眉如翠羽,要不是看到他有喉结,绍荣都要怀疑他是女扮男装。

    看秦掌柜的神态,这行人的身份不难猜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