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第36章(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现在的茶楼,二楼多是雅座,咱们既然要安排说书,那二楼听着就不大清楚了。”

    站在马秀明买下的邻街铺子里,冯绍荣环顾了一周,指出了问题。

    “话是这样,可愿意花钱坐雅座的就是不想让人打扰,要是在一楼那人来人往的,可不是更不清静?”马秀疑惑地问他。

    马秀明买下的这二个铺子,一家原是卖糕点的,生意不太好就把铺子卖了。一家是粮铺,和马家换了铺面搬走了。

    这二间铺子加一起也就比县城里的茶楼大四五尺宽。因是相邻的铺子,大小进深差不多。二间铺子合一起倒差不多成了近似正方形的房子。

    “我也去那二家茶楼见过,他们楼里搭了戏台。台上唱戏,在二楼也能听得清楚。”马秀明说。

    绍荣对他们解释“唱戏和说书发声不一样,说书先生的声音不能像唱戏似的那么大。

    再说人家那戏台也是特别做的,可以将声音放大。”

    马秀明一脸好奇“戏台子还有这用处?”

    绍荣肯定地点头道“当然,这些戏台下方是空的,在戏台下面放些水缸,就能将声音扩大。”

    戏台的建造王北知道,但是在台下放水缸也是第一次听说。

    “这也只将声音放大,若是想让在二楼的人也能听清楚,房顶也要改。”

    马秀明诧异地问“房顶也要改?那得多少时间?”

    绍荣无奈道“没办法,若是现成的茶馆还能省点时间。现在这二间铺子肯定是要大改的。我的想法是把戏台建在中间,让来客环绕戏台坐。”

    圆环形的设计可以增强声音的响度和强度。“这样够地放吗?”马秀明问他。

    “咱们这里又不唱戏,台子就不需要太大,长宽各一丈一尺。就建在这里,台下四角各放一个水缸”绍荣将戏台地点放房子的中心。

    将戏台的位置确认了后,他指着二楼“从正门进来后,左右各建楼梯上楼,后门相同的位置也建二座。

    后面二座楼梯,不让客走。平时留着让伙计从后厨送茶点。若是有什么事,疏散起来较快,也更安全。”

    对于这个问题,得到马秀明的认可。“到时给店里安排八个伙计。

    楼上安排四个侍侯,楼下大堂安排二个,还有二个专门给雅座的客人引路。”

    王北一听乖乖,这就已经安排八个人了。

    绍荣想一下,没反对,到时候楼上成一圆环形,前后左右大概可以改成二十四间包厢,一个伙计看六间。

    “楼下靠近戏台的最好的位置,设十二个雅座,其余位置就放些条凳,和长条形的几案”

    王北问他“房顶是怎么改动?”绍荣原本想做藻井,不过这对工匠的技术要求较高。

    “做成穹顶的,屋顶不用拆,就直接在内里加建。”这也是为了达到扩音效果,而且穹顶相对来说制作快,工艺简单些。

    “就按照这样建造,承重的地方要是需要打通的,就用柱子加固。”

    等建成了从外观上看,就是在一幢正方形的建筑里,搭建了一座有穹顶的圆形土楼的样式。

    “小舅,这个除了木工活给你,其余的得找瓦匠,你能帮咱们找个手艺好能靠得住的工头吗?”

    他们做木匠的和建房造园的都有些交情,王北自是答应帮忙找人。

    “还有内部的桌椅装饰,我先将这些款式确定下来,可以先做出来,等茶楼一改建好,就可以直接布置。”

    马秀明当然希望越快越好“小舅,这样一来,你能不能忙过来?”

    毕竟工作量大,现在又都是纯手工,没有机器光靠人,肯定需要时间。

    “加上茶楼里的木活,时间就紧了。我想找我师傅过来,他经验老道,茶楼的穹顶还需要他来参详。

    再加上我三个舅子,我们五个大工,带着人速度快的话,二个月后茶楼就能开业。”王北提议道。

    马秀明一听需要二个月,这个时间他还能接受。他正好在这二个月时间里招人手,采买茶具和茶叶。

    还要找个说书先生,将要说的本子交给他,也需要时间练练。

    “绍荣,我去办这些事,茶楼改建的事就交给你盯着了。要是工匠遇到问题,正好和你商量。”

    二个月的时间转眼过去……

    “诶,这是在干嘛,这么热闹?”霹雳叭啦地炮竹声中,有人问道。

    “各位乡亲父老,今日小店开业,所有茶点多有优惠,请大家多多捧场。”马秀明站在门外,一挥手,将盖着的红布拽下。

    露出牌匾上的字,“绘声茶楼”。人群里有人议论,不就是多家茶楼,有什么好新奇。没有多久人群就渐渐散去了。

    过了一二个时辰,也没见人进来“绍荣,你说怎么没人来呢?”马秀明渐渐焦急起来。

    绍荣也没什么办法,要是搁他以前,花点钱打点广告,再搞点什么团购。过个一两月搞出名气了,就能拉动人流。现在是没这些条件了,好在他有后手。

    开业前,他就拜访了马家,和小明一起邀请了马家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