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 第27章(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老爷,秦掌柜来了。”管家钱进走进来通报,秦学坐在书桌后面示意让秦掌柜进来。

    “老爷”秦掌柜进门拱手后,站在一边等老爷问话“钱叔,你给阿勇倒杯茶来。”秦学指着椅子让秦勇坐下话说。

    秦勇十岁时被选做书童跟着秦老爷,算起来已经三十二年了。秦府里除了老夫人的陪房钱进,就他跟着秦学的时间最长。

    自打老爷来到夹江镇,夫人又病逝后,家里的事老爷越来越不上心,秦勇干看着着急,也没办法。

    “铺子里的事都忙完了?”秦学被罢官时,并没有外人所以为的消沉。除了有些气愤圣上只一味沉溺享乐,而不思国危民贫。也是不想再进那只有功利,而不办实事的官场。

    所以他卖了京城的家产回了江南。唯让他难过的是,妻子白氏本就身体孱弱,又因他被罢官思虑过度,没等回来就没了。

    “回老爷,年底封了帐,铺子里的帐房伙计也给了封红。赶在大年三十前,府城售出的结银,也已经收到。共计五千五百两”

    秦掌柜越说越开心,要不是他亲手收到银票,他也不敢相信这书卖得这么好。

    “哦?什么书卖得这么好?”他自己没管铺子里的事,对此事不了解。可一般书铺的收入,他大概还是知道的,更别说在这小小的镇上,仅能够维持开销罢了。

    “书一印好,我就各带了一套,交给钱管家了。应该放在老爷书房。”秦掌柜往桌上一扫,果然看到在靠桌边位置放着。

    他走上前将打开书匣,拿出一本递给秦学。“第一部话本子,先印了五百本线本试试水,后头有府城的书商看了觉得好,一次给包圆了。我又多印了三百本卖了。”

    他看秦学点头赞同又继续“等书出齐全了,就又配了绣图,配了书匣,卖给书商五百套。

    第二部书因是一次出齐的,又临着过年,我就让直接出配了绣图的。先也是五百套,府城才卖了二天又让给匀些,我就又让印了五百套。

    现在咱店里还有六十套,府城那边还有一百四十套没卖完,不过银子已经结了。”

    秦学一边听他说着,一边翻看话本。秦掌柜看他没有疑问又继续道“咱府上在其它地方也没有铺子,要是有只会销得更多。”

    他们铺子里的这二部话本,卖给书商,也只先给些定钱。等书卖得差不多了,再将卖完的书按五两银子一套结帐。

    若是卖得不好,再将剩下的书退回来。照这势头看,只怕不够卖的。

    秦学放下书,笑着对他说“钱是赚不完的,你一个人能有多少精力,光看这二间铺子也差不多了。再多,又要东奔西跑的。”

    他们秦家虽然是世家,吃穿讲究,却没有铺张的恶习。“这书写的不错,写书人你见过没?”

    秦掌柜回道“没见他本人,一概事情都由他的侄儿打理。”“他侄儿?”“是,送书来的学童说的,为家里长辈代送。”

    秦学心里不以为然,只怕是托辞,这书若真是个读书人写的,那也怪不得他只能写话本子了,通篇白话。

    故事是个好故事,描写的也精彩。这些闲书他少时也看过,像这么白话的真没见过。若是一个只念过几年书的少年人写的,就说得通了。

    “这么说,你还未见过写书的人?”秦掌柜一顿,这事是他的失误。像这样畅销的写书先生,在京里任何一家书铺,都是要见本人订契的。

    “算了,你找个时间包个红封,送给那学童。”

    秦掌柜知道老爷没怪自己,不过等年后确实要见见‘非梧不栖’本人。

    “老爷,家里原先一直买粮吃,如今是不是要置个庄子?也能有些出息,少爷们和姑娘要是在家里闷了,也能有个地方散散心”

    秦学寻思一会“这附近怕是好田都难买,哪还有庄子。也罢,你先打听着,若是有了合适的就买下。”

    “是”秦掌柜将事情汇报完退了出去。秦学拿起没看完的话本,继续读着。别说,这书还真挺有意思。

    过了初五走亲访友告一段落,绍荣又恢复往日作息。每天早起绕着院子跑五圈,早饭后默写前一日背诵的内容,然后温书自习。

    吃过中饭后小憩一会,下午练字,再构思下一部书。晚饭后,将早上所学的内容再默背。

    虽然答应爹娘专心读书,可作为成年人,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工作学习二不误,他觉得自己能做到。

    再说,养蚕虽然赚钱,可是也很辛苦,他希望爹娘不要那么劳累。

    时间飞逝…

    “绍荣,你留下。”于秀才授完课,将他带到书房里。“明日起,你就到甲班进学。”

    从自上次旬考他又得优后,他就预感夫子应该会让他进甲班。

    于秀才教了不少学童,能像绍荣这样,天赋又好,学习勤奋的孩子少之又少。就连已经中举的冯永康,当初在十三岁的时候,也没有能下场小试的资格。

    “再过半年,就到了每年一次的县试。此次应试…”他犹豫了一下道“你是否要去?”说完,他看向绍荣。

    第一次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