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第26章(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晚上,永昌一家回自己家守岁。绍荣也难得空闲,晚上不看书,陪着父母闲聊。

    “你瞧,今天我穿着这衣裳,永安直瞅我看。”巧娘怼了永昌一句“看什么?看你长得俊?”

    永昌瞥了她一眼问绍荣“你娘咋了?今天在你奶那边受气了?”

    绍荣摇摇头,现在奶家那边多了个吕氏帮忙家务。二婶这段时间一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样子,心情别提多好了,哪有时间来和娘斗气。

    “娘,你要气我乱花钱,就说吧,大过年的别把自己气坏了。”

    绍荣年前去镇上,除了买红纸还给爹娘各买了一套冬衣,又买了二匹布料留着年后给全家做衣服。一共花了五两银子,买回来后巧娘就训了他一顿。

    “你说说哪来的这么多银子?你买二身衣裳也就罢了,还买这么多布。”绍荣一听要坏,买的时候挺爽,忘记他身上的银子不该这么多。

    “啊?哦,我给人抄书,一本好几百文呢。”

    巧娘冷笑一声“你打量我不识字,就以为我连数也没有了。

    镇子上凡是科举用的书,都是用许家作坊雕的板给印出来的,别的书才另找人抄。

    那些个找人抄的书,本就不多,你要抄多少本才能赚这么多?就凭你这才练了三年的字?”

    完了,娘你咋这么聪明呢?真是不好忽悠。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坦白从宽吧。永昌夫妻俩,不爱打孩子,做错事也只是惩罚。

    好在阿芝乖巧,阿荣又个是懂事的,二个孩子又听话。所以巧娘气归气,也不骂他。绍荣自知理亏,将手里的六十五两银子乖乖上交。

    巧娘一看还挺多,不知道他为了写话本子耽误了多少学业。绍荣知道自己不会不知轻重,可巧娘不知道他是穿来的呀。做儿子的只能让娘训了。

    全家除了他爹心大,啥也不知道,这二天绍荣和绍芝二个乖觉的很,就怕娘再生气。

    这回永昌哪壶不开提哪壶,本想夸夸媳妇衣服做的好,哪知道这根本不是巧娘做的,完全撞枪口上了。

    阿芝忙叉开话“娘,咱家明天还去老宅吗?回头初二我们就去看阿公吧?”

    巧娘气了二天,东西已经买了,儿子也保证专心读书了。要不是永昌提,她也不会气这碴。

    “明天一早咱们还给你爷奶拜年,后面还有你伯爷爷和叔爷爷家也要去。

    走一圈就可以回来了,下午我和你爹留在家里,阿元他们会来。

    你和阿荣想出去就出去,不想去,就呆家里吧。”

    绍荣看他娘不提了,也跟着问道“咱家给阿公的礼都准备好了吧?小舅那边要去吗?”

    巧娘听到他的话,又站起来“差点忘了,昨天我把那二匹布都按着身量分好了,还多了几块布头子。正好给你大舅母,让给小川做几件贴身衣裳。”

    冬月里大舅母生了儿子,取名叫小川。绍荣买的二匹布不是平时里穿的粗布,是细棉布,又透气又吸水。给婴儿做衣裳不会划皮肤。

    看着巧娘进屋收拾东西,永昌才问他们娘几个在打什么哑谜?反正都知道了,绍荣也没瞒着他。

    “儿子,你写的话本子这么值钱吗?”他给绍荣买过书,知道一书本价格不便宜,没想到写书也赚不少。

    “那不一定,这是因为我写的话本子,故事新鲜,买的人多,东家给我封了红包。要是光只卖话本也没多少。”

    这也不少了,永昌咂咂嘴。“你娘说的对,你可不能因为写话本子赚钱,就把时间都花在这上面。”

    虽然赚挺多,永昌心想儿子比自己能赚,媳妇比自己能赚,他心里既高兴又不得劲。

    “知道了爹。”绍荣哪看不出他的失落“爹,咱家是不是再买些田?

    我看以后大舅家的丝还有咱家的都要爹往外卖。田里的活没时间做,不如多买点。

    全都佃出去,收的粮食就够咱家吃的。以后要是不养蚕了,再把田收回来也行。”

    永昌听了儿子的话,不由从心里升出一股成就感。没错,他在家里还是很重要的,内要种田,外要卖丝。

    “知道了,这事我回头和你娘商量着办。时候不早了,要开财门了,等放了鞭炮你俩就去睡吧。明个一早还要去拜年。”

    姐弟俩听完,走到门外把鞭炮放了,就去休息了。

    永昌回到房里时,巧娘还没睡“睡不着啊?你现在可不能劳累,早点休息吧。”

    巧娘摇摇头“可能是今天吃的太腻了,心里堵得慌,睡不着。”

    永昌关心问道“要不要喝点水?睡不着也要躺着,我让你今天迟些去,你还不愿意,那边现在有人帮着做事。你又有身子,去那么早反倒不自在。”

    巧娘对他翻个白眼,这是有人做事的事吗?这是个态度问题,三个多月胎已经坐稳了,她要是不去,等过段时间弟媳清醒过来肯定要在村子里宣扬。

    她现在去了,挑些轻巧事做,省得给老宅的人说嘴。自打绍荣读书的时间越长,她就越发的注意,不能让村里传出她家的闲话。

    “诶,我听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