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什么样子的小说。劳烦掌柜为我拿一份海潮刊。”书生被勾起了好奇心,决定听掌柜的建议,买一份海潮刊。
“您拿好。”掌柜笑容满面地送书生离开。又做成一单买卖,十月真是个好季节!
姜陵见到有人选择买海潮刊自然是高兴的,只不过听到什么“开天辟地”之类的形容词,她不禁小脸一红,只觉得燥得慌。
姜陵在书店内,逛了两圈,觉得脸上不再发烫了才找掌柜问道:“掌柜,我刚才听到您说海潮刊限制了一人一份,这样还能卖完吗?”
“小姐您这就有所不知了,报社再文雅,做的也是文字的生意,如何能赔本?若是不加以限制,又要如何为加版拖延时间。向我对面的老友,他家书店的海潮刊早早就卖光了。还好我早早多购入了一倍的海潮刊。”说道自己的决策,掌柜忍不住得意洋洋起来。
还是他有远见,早早就看出海潮刊的潜力。十月份,不,至少在幼麟先生的小说连载结束前,他都能大赚一笔。他可得抢在其他人前面多购入些加印刊,幼麟先生名声大噪,有许多没买到的,后面肯定会来补买。
等幼麟先生的小说完结后,他还要跟东家说要争取《农家子青云路》的发行权。这样还能够大赚一笔。幼麟先生,真是他的活财神啊!
“而且现在是供不应求的,小姐可是要买一份海潮刊?”掌柜问道,他自觉是个厚道人,别的还有存货的书店都涨价了,只有他打算过完今天再涨价。看姜陵一个小姑娘跟自家小孙女差不多年龄只觉得可怜,就让她省点钱给吧。
“不,我是秋毫先生的老读者了,想要买一份新月刊。”姜陵拒绝了掌柜突发的善心,选择买了一份对手的报纸。说起来,她还没有看过秋毫先生的新文《东厢情缘》呢。
“小姐,您拿好。”掌柜一顿,但也不算让人惊讶,总有不少自称是秋毫先生老读者的来买新月刊。
新月刊其实卖的也不错,只不过不能跟海潮刊对比罢了。
要掌柜来看,秋毫先生实在是倒霉得紧,其实《东厢情缘》本身的质量并不差,而且很有他个人的风格,老读者众多,销量不差。
但凡事就怕对比。秋毫先生偏偏遇到了天纵之才的幼麟先生。幼麟先生的《农家子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