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开宗立派又岂是《东厢情缘》可以碰瓷的?
上弦刊要是跟以前一样,正常地于十月十日发行,有了十天的时间差,《东厢情缘》的销量还会更好一些。
现在好了,两家对垒,高下立判,秋毫先生被新人踩着上位,成为踏脚石。简直巨亏!
掌柜对秋毫先生是有几分同情在心里,但不多,钱还是要赚的。而且就文章来说,他本人也更喜欢《农家子青云路》。
《东厢情缘》嘛,可看可不看,哪里有《农家子青云路》的不可替代性。
看着姜陵离去的背影,掌柜只觉得自己难得的善心给错了人,好好的一位淑女,怎的眼有疾?明明是海潮刊卖得更好,幼麟先生写得更佳。
观海社。
杨斌大笑出声,只觉得好不痛快,观海社当了这么久的老二,终于能翻身,登顶第一了吗?
周舟隔着老远都能听到杨斌的笑声,他只觉得杨斌吵闹,当初明明是他坚持要幼麟发头版的。外面的人都说杨斌慧眼识人,不屈一格降人才,要高兴明明是他笑得最开怀才对。不过算了,且让他笑去吧。能与幼麟联系的只有他。
“哼!”周舟轻哼一声,然后继续小心地将姜陵的小说从报纸上剪下来。
“伯辽,加印的事儿,你联系得怎么样?”杨斌笑完了,要开始处理正事了。
方远答道:“已经让他们加印一千份了,当初还真没有想到幼麟先生能带动这么多人去买海潮刊。真是失策了。”
“谁说不是呢。当初还做好了销量下滑的准备,比九月份还少印了三成,结果竟然供不应求了。”王泽也感慨地说道。
“伯辽,一千份还不够,去加印两千份。而且还是限制一人一份”杨斌眼中精光一闪,一直以来维持着下滑的销量,现在终于能大干一场了。
“两千份?主编,幼麟先生的小说是好,但鄞县买报的人家是有数的。”方远不理解,他害怕杨斌对幼麟的信心或许充足,作出错误判断,连忙浇冷水道。
“平波府是个文化大府,鄞县饱和了不要紧,还有鄞县周边的其他县。我们的同行也正在一潭死水中挣扎,我们作为业界友人,需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杨斌义正言辞地说道。其实就是看幼麟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