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厉马承羽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冬祭大典(四)(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朝君队伍一路策马直行,不一会儿便停在城东的朝君府邸门前。

    朝君府的府执叫覃樑,是覃江的父亲。侍从先行一步送来朝君抵京的消息,他便早早等在了门口处。见到明清樊跟孟千穴后,覃樑施礼:“拜见朝君殿下,见过孟公子。”

    明清樊看看他,挑了一下眉:“这三年,府里劳您费心了。”

    覃樑与平凡人家的和蔼长辈无异,说话时笑意盈盈,语气也十分平缓:“老夫不敢领功,殿下回来就好。”

    时隔三年,朝君府上下重新热闹起来。即便过去的日子也是天天照样洒扫,但为了给殿下洗尘,婢子小厮们还是一大早便将府中每个角落都清扫了一遍。覃樑边走边与明清樊说道:“王后近来天天都派人来问您是否归京,此时要不要派人进宫送去消息?”

    听到母亲思念自己,明清樊也不甚在意,只点点头,算是知晓了。覃樑了然退下,见他跟孟千穴转身扎进了书房,后面跟着一个大箱子。

    “你什么时候入宫?”一旁的孟千穴一边将手伸向佩刀,一边淡淡问。

    明清樊也凑到箱子近前,随口应道:“晚上吧。”

    孟千穴没再说话,动作相当粗鲁地砍断了木箱的锁头,然后拿脚踢开了箱盖。里面有十几把长短不齐的刀刃,像是砍柴刀跟屠宰刀,乱糟糟地躺在箱底。

    “你还真是不会收东西。”明清樊俯下身去,抬手挥开扑出来的飞尘,语气里是毫不遮掩的嫌弃。身后的少年却没理他,后退一步坐上了桌案,玩起了手边的砚台。

    虽然箱里的东西看着残旧破败,却是明清樊跟孟千穴这几年一路“攒”下的宝贝。

    这些工刀虽然看着老旧,但若抹去上面的污渍灰尘,就会发现它们刀身光滑锃亮,几乎没有使用痕迹。可神奇的是,它们之中使用时间最短的也已经十年了。

    明清樊第一次发现这种刀还只是觉得奇怪,后来几乎每到一处都能在当地找到一把这样的工刀。无论是最费刀刃的砍刀,还是地里除草用的剜铲,无一不异常结实。于是从两年前起,明清樊每到一处都会留意当地的百姓手中是否有这样的一把工具。直到最近,他们才联系起这些刀刃的共同出处。

    梁及店城。

    “现在怎么办,已经回京了。派人去查?”孟千穴放下手里的砚台,百无聊赖地晃腿。原本他们下一站是要前往梁及店城的,但没想到这时却来了明岚王的诏令。

    明清樊捡起一把短刀,抹去上面的泥土后,锃亮的刀身上映出一双圆眼。他嗤笑,心想这双眼睛生得真好,隐藏了阴谋诡计,看上去只剩温柔多情。

    他把刀又扔进箱子,摇头:“不,冬祭之后,我亲自去。”

    赫连央跟水格在城中实实在在转了大半日,直到夕阳半悬才找了一家酒楼歇脚。

    二人脱下厚重的外袍,伙计便瞧见了她们身着少民服装,年纪看着也不大,便好心提醒道:“看二位是外来人,小的就多嘴一句。咱们店后身隔一条街便是宗室贵人们的聚居宅邸,平时街口都有侍卫把守,寻常百姓是万万不可靠近的,您二位千万别无意冲撞了去。”

    赫连央笑着道谢,然后看了水格一眼,水格便从钱袋里拈出一块半大碎银递到小二哥眼前。小二没想到两位姑娘竟如此大方,意思着推拒一下便也收下了,千恩万谢地作揖。

    “多谢小哥儿提醒,我们姐妹心中感激不已。不过我们二人为观赏冬祭大典而来,确实要在都城里逗留一段时日,平时白日在街上也该多有注意……”赫连央顿了顿,笑问道,“不知贵人们平时都在何时出门?”

    店小二想了想,如实告知:“五天前是先昭王跟巍王的忌日,大多宗室贵人们都跟随宗主殿下出城祭拜去了,只有几位留京。采昕宗君家的三位小姐都是安分的,不常出门;承怡宗君人在京城,家中的清灏公子跟玉颜小姐一向跟着父亲出门;最为活跃的当属清逸公子……”

    说到此处,店小二压低了声音,凑近又道:“这位公子自幼骄纵,听说今早还在城里纵马伤了许多百姓,您二位若是遇见他千万要躲开些,以免招惹麻烦。”

    赫连央想到今早偶遇的那阵慌乱,明白小二所言非虚。

    “不过今早朝君殿下也回城啦!”小二哥突然提到朝君,整个人都雀跃起来,嘿嘿窃笑,“想必宗室小姐公子们今后又要处处收敛着过日子了。”

    这是赫连央今日第三次从他人之口听说“朝君”。人们一旦提到他,仿佛总有表不尽的崇敬仰慕之意。赫连央似乎想到了什么,无声轻笑,没有附和,也没有再说他话。

    小二哥退下后,水格看看外面渐暗的天色,低声问:“姐姐,我们还入宫吗?”

    赫连央早在心中估算好时间——这会儿入宫,便能与明岚王单独见面。

    她放下茶杯,看着远处闪烁的明光:“入。”

    明清樊入宫正是日落前。衬着昏黄的夕阳光辉,这座他三年未见的宫城总算有了些亲切的意思。

    阿长早早便等在左偏殿门口。他远远见了明清樊来,就立即将左手背后、右手手心朝外遮住眼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