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京师枪炮雷声隐,滇南风雨急如晦(二)(1/2)
却见张小公爷对着朱晖,轻声道:“副总长,末将以为月余时间当可适应滇南水土。”
明明那些地方,很多时候都平定了啊!
接着的,则是刚刚从九边回来的保国公朱晖。
其中的原因很多,但张小公爷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阿瓦国与勃固国你来我往打到现在,数十载了。
张小公爷没有说要放心什么,但弘治皇帝心里却苦笑。
于是挥退了小公爷后,弘治皇帝沉吟了会儿让汪直他们出一份奏章给自己朱批。
玉螭虎很是平静,望着弘治皇帝及军部诸老将轻声道。
“禀总帅!末将斗胆,却有些想法……”
汪直的这个猜测,让弘治皇帝不由得心肝颤了一下!
听得弘治皇帝的这话,张小公爷不由得心下感动。
“秘密去!每次开拔一部分人,分批前往整训适应。”
只有取军、政、律三权,才算是真正的将草原纳入了大明的体系之内。
张小公爷这是给汪直提了个醒啊,毕竟滇南的土司可不止一家!
这次吏部考核后,一部分功考升职之官员回京述职。
“这个朕知道,随你去的国防军优先装备!”
且国王还被斩杀了,丢了一大片土地城邦。
萧敬则是命人记录下来备案,回头军部、陛下各持一份。
“总帅,张仑到!”
此时整个滇南边陲小国林立、土司各自霸占地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的明白的。
安南那边自然亦非如后世一般一家独大,只是他们现在占据了优势。
也是收回了些许城邦,安南担心大明跟占城两处夹击也不敢轻启战端。
一来而去受灾的自然是底层民众,当地豪族也富裕了。
“若这些隐患不予根除,留之其后难保不再生祸端。”
却见张小公爷继续道:“始皇帝时征岭南一带,大军作战伤亡不大。”
“且陛下是打算替换滇南卫所的,而国防军多为北地子弟。若是匆忙过去,怕是水土不服啊!”
本要见礼一番的张小公爷还未拜下,弘治皇帝便一摆手道。
“小公爷的意思是……安南?!”
在这种情况下又升职无望,于是自然是开启了铲地皮的模式。
说着,萧敬便将滇南最新的谍报交予了张小公爷。
他们之中会被挑选出一批人,前往鞑靼负责筑城、筑路、登记丁口……等等。
“总帅,末将附议!此事当重新规划,宜缓不宜急。”
大明就是他们背后的靠山,若是没了大明说不准就得被吞了。
“臣只要求,国朝届时予臣派内阁阁老、备三百官员相助即可!”
“朕让你来,不是来行这些虚礼的!且说说罢!”
当年强盛的时候安南都被平了,后来陆续造反的几家也都没好下场。
却见弘治皇帝微微一笑,转过身来:“哦?!痴虎儿有何想法?!且说来听听。”
汪直却脑子一转,突然明白了张小公爷想做什么。
“滇南事毕,则动安南、阿瓦、勃固……等小国。”
“且,如今鞑靼初归!国朝需打铁趁热,加速将国朝与诸部之间的驿道修筑起来!”
估摸这回他去滇南,难保就不掀起腥风血雨啊!
哪怕是路上遇到了个挑粪的老农跟他打招呼,也笑脸相迎的回应拉家常。
众老将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的将此事的细节补充了个大概。
与他们为世仇者则是古占城国,只是占城国不敌安南导致多次作战均遭惨败。
王越的眉头皱的紧紧的,轻叹道:“西南情势无比复杂,若要动手却非易事!”
但这孩子看似平和实则心高气傲,真要炸刺儿了阁老都敢对着顶牛。
且沐王府镇守滇南多年,那赫赫武勋可不是讲笑的。
“所以,小子才说需要汪公亲往!”
“陛下,且放心!”
交趾内属二十余年,前后用兵数十万、粮饷一百余万就此毁弃!
然而,大明苦心经营三十载终究毁于一旦。
张小公爷则是嘿嘿的笑而不语,国朝多次征伐为何拿下地方却难以占住?!
若是急吼吼的平定了滇南,那些本来就左右摇摆的会留下隐患不说。
张小公爷说着,顿了顿:“并大量填充人口至草原,如此方能将其握入国朝掌中!”
但还是很快的点了点头:“可!”
到时候登高一呼,顿时本就遭难的底层自然从者如云。
否则的话,就如张小公爷曾经所言。
柳升以轻敌丧师、王通以畏怯弃地,其时朝中多言厌兵终究弃之。
说实话,西南边疆从洪武朝伊始大明就没有放弃过征伐。
地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