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京师枪炮雷声隐,滇南风雨急如晦(一)(1/4)
“其相关谍报,皆交由平叛主将参阅。”
朱厚照望着那城墙,幽幽的叹气。
随后沉声道:“调查局的报告,诸位都看了罢?!”
弘治皇帝顿了顿,继续道:“吏部那边今次考核后,再复核一遍各部此科所取士子是否合适……”
“天下县学、州学、府学,皆须以此为标准!催一下,让他们尽快!”
汪直拱手作揖,轻声道:“大明境内,都是调查局在做事。谍报司……”
亦是此时,滇南再来急报。
然而,现在御史言官都嗝屁着凉了。
“太慢了,要快些!更快些!”
“政务学院那边,晦庵公还需盯紧了!届时吏部功考来京述职者,不可有浑水摸鱼的。”
张小公爷感慨的拍了拍熊孩子的肩膀,然后同情的看着那些个眼珠子通红的工匠们。
且有着痴虎儿的辅佐,厚照将来即位也可轻松多了罢!
谢迁这个时候亦站出来道:“老臣曾往弘文注释院,虽吵闹异常但总纲已议定。”
“本宫再做几门一寸半的骑炮,虎哥儿你带过去试试手!”
如此算来,不造反的话他们哪里还有出路?!
熊孩子听得这话愣了一下,随即赶紧道:“五日!模具都有,大匠们都能做了!”
说着汪直便把上次保国公朱晖平定九边之后,总结卷宗递给了弘治皇帝。
张小公爷呼出一口气,任何一种武器没有经过战场的检验终究是纸上谈兵。
随后这军部君将,则是继续在沙盘上鼓捣。
弘治皇帝感慨着,这痴虎儿脑子是怎么长的啊!
朱厚照说起来眼角直抽抽,幽幽的道:“本宫,这是下了死力气了。”
“嗵嗵嗵……轰!轰!轰!!”
朝堂经过激烈的讨论,刚刚决定从粤北采购米粮调集后通过黔州运往滇南赈灾。
虎头老国公、成国公、威宁伯……等人都点头称是,表示自己都看过了。
卫所将撤、黔州头人们归顺国朝交出权柄,若说那些滇南的头人们没点儿想法怎么可能。
他们停止采金了么?!
田蕾与米鲁并肩站在一起,望着张小公爷沉默不语。
其曰:“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
谢迁赶紧俯身拜下:“臣明日再去催催,让他们尽快完成!”
弘治皇帝听得这话亦觉着有理,于是便摆手让萧敬去召人过来。
“还有各部开科遴选,如今取了多少人?!”
当地卫所都是世袭的指挥使、校尉、千户百户,再有当地头人。
服部两姐妹在船上对着小公爷恭敬的行了一个大礼,米鲁则是默默的望着小公爷没有言语。
还有那刘大夏,那尼玛个老东西居然要搞“廉政肃贪院”!
如今自己不仅轻松多了,而且对国朝事务实际上掌控力更强了。
“看来,痴虎儿此行要提前了!”
内阁在这方面去的是比较多的,比如这次就是谢迁去督促弘文注释院加紧工作。
然后再推到了枪膛里,吹了一下火绳确认火绳还燃烧着。
而这些年滇南说实话,好处实际上是不少的啊!
大部分重要事宜,他完全可以通过早朝知晓并根据三大学士的意见现场处理。
“砰!砰!砰!……”
亦是在这个档口,张小公爷悄然的将服部姐妹、米鲁等人与张诚一并送出了京师。
“总督粤北、黔州、滇南三布政使司、指挥使司,应当是足以应付的。”
“很快,我们就会见面的!”
“五十次勾拉最合适,再多容易炸膛、精准亦高不了多少。”
于是留空和中间部分做的其实相差不大,只是弹壳没有达到后世那么薄。
朱厚照说着,一把拉上张小公爷飞快的跑到了另一处的试炮场地。
上下左右吩咐了一番,再问问三大学士有没有什么疏漏。
“五千杆枪、一万发枪弹,需要做多久?!”
现在最终的成品只有不到三十根的枪管,一半多是在钻孔次数中耗损了。
然后再用模具锻压出工具,最后还得用工具来制作成品。
“此事非汪公之责,谍报司成立之初便是针对于大明境外。却不是汪公之责。”
天不怕地不怕的小朱童鞋,这会儿却鼻头一酸。
不过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非常的不错了,碾压周边国家简直是杠杠的!
小公爷则是愣愣的看着面前的这几门炮,整个人呈现略傻的状态。
黠苍、白石二溪水涨,漂没民居五百七十余所、驿道断绝不知其灾情。
边上一大片的荒地是刻意空着的,岸上的芦苇将这处小小的码头隐蔽了起来。
眼瞅国朝又要将卫所撤销、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