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小公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6章 京师枪炮雷声隐,滇南风雨急如晦(二)(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不好铲啊,必然是需要扶持一些当地豪族帮忙一起铲。

    后者接过一看,不由得笑了笑:“陛下打算现在就发兵?!”

    小公爷对着弘治皇帝及军部诸老将们,轻声道:“陆续集结,数万大军。”

    “平叛过快,则观望隐患难以暴露。”

    说起安南,这可算得上是大明心头的一根刺。

    好在他们紧紧的抱着大明爹地的腿,靠着大明爹地好几次出兵恐吓安南。

    “此事,难!”

    不仅他自己如此,亦要求太子等诸弟子如此。

    张小公爷笑眯眯的道:“就是因为诸多势力犬牙交错,这才有运作的空间与余地!”

    王越欣赏的看着小公爷,点了点头对着弘治皇帝行礼。

    除了这两个大国之外,尚有东吁、木邦、孟养、孟密、阿拉干……等国。

    汪直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对着弘治皇帝行礼沉声道。

    月余的话,实际上也差不多了。

    弘治皇帝听得此言不由得有些发愣,这汪直过去作甚啊?!

    且这些土司们,不少是靠着大明起家的。

    然后便起身离开,将李东阳给召来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遍……

    “嗯,局势已乱!尽快平定为佳!”

    可以说,占城过的那是相当的苦逼。

    但如果滇南一乱,说不好这安南也就得对占城下手了。

    而当地的很多官员,都是类似于发配似的丢到了那边去的。

    成国公朱辅点了点头,道:“此举不仅可防滇南之乱扩散,亦可据滇南水土筹随军药草所需。”

    可历代先帝都没彻底的拿下西南诸地,且数朝先帝西南战役耗费颇大。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便有侍卫前去将张仑领进来。

    弘治皇帝琢磨了一下,此言亦是有理啊!

    张小公爷的话,一下子把其他人都吸引过来了。

    弘治皇帝没有否认这一点,但张小公爷却躬身行了个军礼沉声道。

    “其实,此番前往臣想请谍报司汪公一并前往……”

    这才算是彻底的把鞑靼诸部,纳入到了大明的体系下。

    安南却因此愈发狂妄,反观滇南却愈发退缩。

    弘治皇帝脸色有些犹豫,他不是不想收回安南甚至开疆扩土。

    “然而障气伤人,却致死甚多!此着,不可不防呐!”

    便见得小公爷这会儿低头躬身,轻声道。

    且俘虏的人口,也不足以供应筑路、边疆填补人口啊!

    此时的境况不过是如历朝历代一般,只是让草原暂时平静了而已。

    至于怕滇南糜烂……我大明帝国连九边都平定了,小小一个滇南算个屁啊!

    很快的,萧敬便收到了报告。

    “玉螭虎所言甚是!滇南土司,心向国朝者不在少数!”

    不要轻易涉险,只要滇南方面平定那就是大功了!

    张小公爷说着,顿了顿轻声道:“王位可留,军伍则不必了!”

    唔……是不能那么着急的发兵,得等等!

    大明朝根本就没有做好接收当地的准备,甚至驿道都没有修筑过去。

    “臣若不是有把握,又怎敢与陛下提出此事?!”

    一支偏师,直接就将他们碾压成渣渣了。

    这孩子,看着是对谁都笑吟吟的。

    后来爆发的麓川之役似乎更让大明朝臣们找到了借口,西南之征不划算!

    弘治皇帝一拍大腿,着啊!

    弘治皇帝听得这个要求,不由得愣了一下神。

    “若是滇南事宜顺利,则可用滇南土司兵马直接发动!”

    对着弘治皇帝恭敬无比的行了一个军礼,他知道这是弘治皇帝在告诉他。

    弘治皇帝一摆手,望着张小公爷沉声道:“记住,此番平定滇南便是大功!”

    却见老头子沉吟了会儿,道:“但不派兵过去,总是不够放心啊!”

    玉螭虎那双丹凤桃花满是笑意,轻声道。

    汪直有些疑惑,弘治皇帝亦是有些莫名其妙。

    张小公爷笑吟吟的行了个军礼,轻声道:“太子殿下的新式枪炮,已然可以少部分列装了。”

    “总帅其实可不必担忧,此役并非是一定要收复于安南。”

    然而历经了永乐、宣德、正统……等数朝之后,国朝终究是只能低调处置。

    张家老祖张辅之功勋中,便有“数定安南”之功绩。

    而且心向国朝的确实不再少数,毕竟张辅当年打下的余威犹在。

    说完,还担心的望着小公爷:“痴虎儿,你可有把握?!”

    现在九边火筛都归顺了,且归化事宜在不断的推进。

    这两大国交战,获利最丰、目前实力最强者为东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