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乡镇税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现场会议(4/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李良书记听到了这话,一低头,踩着颤颤巍巍的楼梯,走到楼梯最上层的拐角处,一左拐,进了前门厅和办公地点上方的木质楼房。

    众人跟随其后,楼板“吱呀”作响,似乎不能承受众人之重。

    几步之后,于存富介绍,这里是老宅八尺。

    八尺楼上,李良书记抬头四望。不大的八尺楼房,一共三个房间,整齐地排成一排,经一条楼道进出,每间各住一名干部。

    走进楼房,人人举目四望。每个房间十平方大小,木质地板木质板墙,中间最显眼的,是一张斑驳油漆的老式木床。木床成了房间的主角。从被褥叠放的样子看,各住一名干部。干部们除了一张醒目的床,家具无多;老旧的一张黑桌面、红腿肚子的老书桌之上,多了一扇看得到外面街巷的窗。窗子对外敞开,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与微微初夏带着凉意的风;路人说话、走路的声响相闻。

    如此简单不过的宿舍,一眼便看了个通透。

    在房间稍作停留,李良书记转身出了宿舍。

    在转身台变换方向,迈下三、四级台阶,是耳房楼上房。

    一左拐,耳房楼上房更为小巧,单独一间,位于天井的左耳侧楼上,面朝天井开窗,站在窗前,能将没有上楼的人尽收眼底。和八尺楼房相比,它小巧精致,似乎是前天井的中心。站在这里,不仅能俯瞰整个天井和前厅,甚至连中门后方,也能一窥其中一角。

    出了耳房楼上房,所有人跟着下楼。

    人到一楼,脚上已是坚硬的青石板。脚踩在石板上,少上楼上的晃悠,不再憋气、晃动,多了踏实。

    没有停留李良书记一左拐,进了耳房一楼的小房间。

    小房间面朝天井开门、开窗,迎进半屋的阳光,多了亮堂,一楼的水泥地板还格外接地气。

    窗子的雕刻祥云文饰镂空的格子,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如果说在刚才的耳房楼上房人人只为贪心天井的景致,那此地,它精细而标致的四尺见方窗格子,则被很多人注意到了。雕琢祥云与梅花的图案,糊了白纸,却罩不住它年头的深沉与厚重;崭新的现代工艺白纸,遮挡住了穿透力极强的透光,却不透亮,不让外头的人看清里头的陈设,护住了房间主人的隐私。和走过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