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乡镇税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现场会议(3/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人跟着他,鱼贯而入。

    跨过门槛,人人站在老宅子门厅。

    青瓦红木,多了古色古香的厚重感。

    有人不由叹出声来,原来是一座保存完好的老宅!

    于存富听着众人议论,充当了向导的身份。

    他向众人介绍,老宅占地一亩左右,坐东朝西。正东方向是正堂,中间是中门门厅,咱们现在的位置,在前门门厅。门厅分两个,前门厅和中门厅,楼上各有楼房;两扇门开在一条中轴线上,但遵循古制,相互错开,不正对开门;一大一小的两个天井,分了东西,成了一东一西的前后天井。正堂之后,另有一个三十平方米大小的小后花园。如此制式,跟农村再大规模的“八马推车”相比,少了面积,也少了一眼天井。说它前三后三,倒有几分相似。

    听着介绍,李良书记一抬头,前方是看得见蓝天白云的前天井。

    人在门厅,天井是于存富介绍的前天井。

    进门门厅稍加临时改造,多了一面上方玻璃材质、下方木板的一面墙。墙面崭新,将门厅分隔开来。里头的空间,摆放了几张办公桌椅,是分局的办公地点。

    办公地点摆放的两张书桌、三组旧茶几,一组老旧布艺沙发,成了分局唯一的办公和供纳税人休息的落脚点。

    老宅光线昏暗。一股夏初雨水过后的发霉味道袭来,参观的人不愿久留,走了出来。

    李良书记往前走。

    一扇中门过后,众人一眼看到了最里头的堂屋。

    没有直登堂屋,人人在中门门厅站了下来。它的前沿是后天井。一前一后的两眼天井,经刚才经过青黑石板过道,联成一体,贯穿成为一楼的中轴线。

    人在中门门厅,已是整座老宅的正中。它和前门厅一样,头顶上方有木质房间,通过一把木楼梯和一侧的耳房相联,让二楼的所有房间互通互联,共享了天井。

    看过老宅全貌,李良书记退回前厅,提出来要看过全部房间。

    一行人陪在李良书记左右,上了前门厅旁的木质楼梯。

    一抬脚,李良书记拾级而上。

    书记要上楼,于存富高声提醒:

    “请大家注意头的上方,小心碰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