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乡镇税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现场会议(2/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晦。极眼所到之处,是淘汰的家具用具、破旧的办公房、老旧的汽车,简陋的设备。张张干部的脸上,士气低落。

    两人的第二站,去了半海乡税务分局。

    进门是国、地税务所同址办公的十余人。新成立的地税、国税挤在不大的办公室,不分彼此。办公室一分为二,过于逼仄、紧张;两个基层税务所共同一个办税窗口,面对面坐了不同征收人员;昏暗的会议室,被临时征用,再次效仿县税务局,成为公用地点。

    不同的国、地税干部,对着窗口前方的纳税人,各说各话,不堪其扰。

    要不是细听,谁也听不清在讲些什么?

    两人的第三站,是九山乡地方税务所。

    半山区的税务所与半海乡相比,好不到哪里去。原先的一拨人一分为二,各为其政,人却不得不挤在的相同的办公房,住同一层宿舍楼。

    实地调研下来,李良书记沉默了。

    与洪跃进所到之处,触目惊心。

    三地调研,李良书记体会了洪跃进的一番用心。只是他从未想到,自己在国、地税分设之初,许下的“再苦不能苦地税”的豪言壮语,会是如此境地?

    一场提振士气、稳定人心的现场会,开进江北地税分局的赵家巷道。

    赵家巷道狭窄的街道,断了车辆的进出通道。

    人人弃车,走进了迷宫般的老城。

    一块立着“江海县税务局江北镇地方税务分局”的崭新牌子的老宅前,站了地税分局的九人。九人衣着齐整,在分局长于存富的带领下,夹道欢迎来人。

    李良书记在老宅前站定。一抬头,老宅是过去一户大户人家的宅子。除了不远处尚有一处如今已是农行储蓄所的办公点外,全是居民人家。老宅年久失修,处处透着木头老房子的古拙味道。

    打量许久,李良书记跨步台阶。

    见到李良书记要进门,分局当家人于存富动手来扶:

    “书、书记,注意脚下有门槛。”

    对方面生。洪跃进急忙介绍,这位是我们江北的分局长。

    李良书记冲于存富点点头,“嗯,过去老房子是有门槛的。”

    一低头,他进了老宅。

    一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