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气,甚至不惜包括一身血肉。对于王志山这个人选,我想说这样一个话:但凡税务分局再多几个王志山这样的人,会聚成洪荒之力,让江北的税收走得清朗。什么事情光靠说教,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税收迫切需要秩序。维护秩序的力量,光靠上头不够。我们得眼睛向内。除了需要大局意识,解决事情的迂回头脑,有时,我们江北山高皇帝远,更多时候只能靠自己。太多事情,不如以暴制暴来得直接。眼下的种种不堪,如同一场污泥浊水,需要大雨式的清洗,方能回归风清气正。”
话至此,讨论现场的分局长办公室陷入了一片寂静,人人默不作声。
说过自己的提议的两人此时都在琢磨,你说这话的立场,究竟是什么?为何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场合,要推自己的人?
一场讨论,成了一对一的辨论与反驳。
两人的目光,看向张兴福。
说是讨论,可三人心里都明白,相当于是分局的一场高级别会议。会议人数少,可少数人的会方,往往决定的是大事情;相反,那些人数众多的会议,往往讨论的是小事情。更是这样的规则之下,每个人的发言,才显得无比重要。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往往是最后一个发言人的。如今,没有说话的张兴福,成了两人期待拍板的人。
两人等张兴福的回应。
张兴福起初不说话,静静地听着两人观点不一。可他如同平静的心海湖面,像是投入一块巨大的石头,在平静的心绪中,激起了千层波浪。在所有事情的刺激下,王志山几年来的表现,大胆地改变自己以往的风格。在越来越多的接触中,他不仅发现王志山的悉心淳朴,更是发现了他在工作上的惊人展现。只是此时,他的这一思绪,走进尾声,剩下的,成了他最后的表态发言:
“两位说了自己的观点,我来谈点我的看法。是的,站在家善的角度,领导用人,放心第一、听话第二,能力第三。能力强的人,不一定用,能让领导放心才是关键。这就是所谓的大局意识、转婉见识。站在老流的角度,我们这个时候更需要的是有血性、有刚性的人。说白了,还是那句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老话:我们选拔和培养一个人,究竟要看哪一面?是的,人都有奴性和才情。任何一个人,都会有两面性。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