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乡镇税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原木市场(3/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李八六对自己的木料显然心中有数,点点头: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我懂。大家都是为了工作,我也不想让你们左一趟、右一趟地跑。方便你,等于方便我。既然你们照顾我了,我还要说多余的话,就不见情了!这样了。这趟进木料回来,我的还剩下点钱,存银行也没有意思,税款早交、晚交都是交,不如我现在交给你们。你们带票没有?”

    李八六的爽快,让王志山眼前一亮。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收了几天的税,竟然有如此不费周章的!心头的感激与兴奋,让他欣然接过张焕娣递来的票,“刷刷”开了,交给谷文武,由他收下李八六递来的钱。

    一行人再接着赶去郭凤鸣的料场。一番点数计价,双方定了交税时间,郭凤鸣走了。

    三人将原文市场转了个周。谷文武向王志山介绍道:

    “小王。原木市场也分淡、旺季。这段时间雨水落地,树木还在生长期,就像是一个人还年幼、没有长成一样,还会继续长,所以老木匠们都不选择这个时间砍树;买木料的人家自然少,让这段时间成了淡季。那要等到什么时候砍伐呢?要等立秋。立秋节令一到,树在停止生长前,会把它们的生长点,分泌松香和蜜油腊给封堵上,让树休眠。休眠的树硬度高,砍来用最好,这个时间买料子建房的人才多,形成旺季。我们定税按淡旺季区分,淡季的税收少一点,等到旺季,再提高一点,才显公平。”

    时间过去了大半。日头偏西,三人出了原木市场,进了老城东平街。东平街与王志山跟着张八一收税的小百货服装鞋帽街道不一样,路旁不再是琳琅满目的货品,成了大小不一、花里忽哨的理发店。晌午时间已过,理性店生意不算太好,只有一两个客人偶尔出现在店里。街道是张焕娣的管片街区。她来了精神,讲起了上理发店催税时的新鲜事:

    “小王是新来参加工作的,也该成人了。老谷是老油条,不消我多说。我跟你们俩讲个‘三只脚’的故事。你们可不能说我‘俗’,更不许说我‘油’!就当讲只有我们税务所才会遇上的新鲜事!诺,就是前面的那家外省人开的理发店。有一天我定了他们家的税,下个月老板没有来缴,我过来催。明明进门时,门是开着的,不见人。我叫了几声‘老板’,有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