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世时,镇远军曾一度威震四方,风光无量。可惜五年前,沈崴通敌卖国,犯上作乱,天子盛怒,沈家满门抄斩,镇远军惨遭诛连,一时间浮尸遍野。
皇后沈氏,也一并薨逝在这场腥风血雨之中。
这本是一段沉痛的往事,朝堂无人敢提的秘辛。
如今往事重提,皆因籍入云南王名下的沈家七子,沈风临。
二十年前,沈家幺子沈风临,在云南边境诞生。当时战况危急,沈氏夫妇恐一去不返,将他托付给了云南段王。
段王感念镇远军助云南抵御外侵、护他子民,待小儿如自己亲生,五年后,沈氏一族九死一生归来,段王仍自荐作小儿干爹。
沈家满门灭族之际,段王日夜兼程赶来长安,拿出沈崴当年的托孤信,不惜惹怒天子,亮出玉牒,力争当年托孤之日,他已将风临写入云南段家族谱,风临是段家人,绝非沈家子。
于殿前雪下跪了三天三夜,段王终保下沈家最后的血脉。沈风临从此改名段风临,与沈家再无瓜葛。
岂料,当年襁褓中牙牙学语的黄毛小儿,一点不像他温文尔雅的云南王父,长出了一副铮铮铁骨。
北征一战,华洲四大营三军战败,独段风临所在一营势不可挡。
及冠之年,他勇当先锋,领着骑兵一路北上,斩提北漠三员大将首级,俘虏无数,北漠闻之骇色。若不是华洲军队战力参差不齐,打到最后,段风临后无援军支应,北漠也占不了局势的便宜。
逼征北军退守雁门关,全然是北漠以多欺少。
饶是如此,段风临死守关口,巧计奇出,不许北方的豺狼再欺近中原一步。
北漠啃了根硬骨头,怒之,也畏。
沈家早已倾覆,段风临却一战成名,眼见要成为华洲的下一任领军,而他在世的血脉亲人,只剩先皇后沈风箐所生的一子一女。
沈家人重情重义,如能得他亲外甥为质子,投鼠忌器,段风临自不敢再轻举妄动,一石二鸟,北漠使者岂会不允。
而第三点,是拿李煦柔换李子钦的益处。
都是帝王血脉,都是段风临的心肝肉,虽然女儿不及儿子,可这儿子要是个病秧子,带回去还得当祖宗供着,不如带一个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