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1章 案件(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肯定是他发现的尸体。”

    马车!

    “等过有时间的时候,也许应该去西安看看战友了……”

    一旁的巡捕一脸不屑的表情。马辉知道他在想什么。

    因为本地的骡马,体形与力量远远不及洋马,而武器的进步,对马匹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火炮的挽拉需要提高马匹的力量,而骑兵的训练也需要优良的军马。早在十几年,马匹的不良就是大明军队面对的最大问题。在内地如此,在收复东北吞并科尔沁大草原同样也是如此,在那里军队居然仍然找不到堪骑之马。

    巡捕的衣领上一边是“1036”的铜制号码,一边是他的军衔——下士,差不多等于军队的下士。他的年龄差不多三十五岁左右,对于这种人,马辉非常了解,他至少两次申请转为侦探,但肯定都被拒绝,现在自己也放弃了希望,家中有一个相夫教子的老婆,为他生上几个孩子,一个月有15两的收入,如果他是南京本地人的话,也许会有两处房子,一处自住,一处出租,每个月额外会有10两上下的收入,这种情况下,有的人甚至会考虑买一个南洋婢或者色目婢。白天操持家务侍候夫人,晚上床上侍候老爷。

    “现场有进行保护吗?”

    “江宁工程学校的学生。”

    这里确定是个抛尸的好地方!

    “你那个案子的死者身份确定了,是江宁兵工厂的工程师。”

    西北战役的表现,让大明下了改良马种的狠心。几乎是在战事尚未结束的时候,工部就制定了“马政十年计划”,大量引进阿拉伯马等牡马(公马)为种马,在种马场杂交一两代后分发下乡,与本土的牝马(母马)全面杂交。为了确保计划能以最快速度完成,官府制定《去势法》,全面阉割蒙古马、西南等本土公马,从而从根本上改变马匹落后的局面。

    可惜他没看到凶手,这说明什么?

    用了十几分钟,画好马车的外形后,马辉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是那种马车了,于是便离开了这里,接下来整整一天,他都在南京城的各个马车行里转着,在回到巡检署的时候,已经快到傍晚了,刚一进办公室,就有同事告诉他。

    马辉特意说道,以拉近两人的距离。在另一个巡捕拿来一把雨伞后,他才递给他说道。

    朝湖边走去时,马辉又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这里很安静,方园半里左右都没有什么人烟,附近,只有几所书院,显然这座公园应该很少人来,毕竟,现在不是兴乾元年,那会全南京就两个公园。

    他的话音带着陕西口音,不过陕西口音也可能是东北人,东北有上百万陕西人,整个人畏畏缩缩的,显然他被吓到了。

    巡捕指了指后面的那个年轻人。

    侦查的范围一下缩小了很多的马辉唇角一扬,跳上了马,然后便离开了现场,在路上,他不时观察着路边,直到看到一个早餐摊的时候,他才过去询问他们有没有看到有马车经过。

    将马系在路边,马辉便四下寻找着本地的巡捕,最后发现他们聚集在下面的湖边,蹲在柳树旁边。旁边一个长椅上坐着个年轻人,从他穿着的衣服可以看出来,他应该是附近学校里的学士。这个人看起来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马辉只是点了点头,径直穿过湖边的草地,走到现场的时候,一双靴子上已经沾满了泥。

    “把尸体送到巡检署,在附近询问一下有没有人失踪!”

    当然,眼光长远的人,会把儿子送到最好的学校里,接受最好的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命运……

    “当时你看见别人了吗?”

    可谁知道呢?

    在雨中骑着马,往钟山赶去的时候,这路上,马辉觉得自己回到了8年前,仿佛正骑在马背上,指挥他的骑兵小队,在夜雨中悄悄逼近青海的蒙古叛军,然后发起突然的冲锋。

    那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了起来。他最多不超过20岁。由于淋着雨,他衣服已经快淋透了。他注意到这孩子小心的避开尸体不去看它。

    “没有人,我发现尸体后,就跑到了大路上,差不多跑了三里路,才碰到有巡捕出现,然后便和他们一起到了这里。”

    看了看怀表。刚过9点。

    在亭边走着,马辉仔细的观察着周围,显然,这里也是一个合适的抛尸地点,只是这个亭子,万一要是亭子中有人呢?

    “确定死者的身份了吗?”

    吴三桂可是已经吞并了孟加拉、比哈尔等地,现在“吴周”,可是也是人口达到千万之多的天竺大国。

    因为天空下着雨,道路上的路人并不多,偶尔能见到一些打着雨伞行色匆匆的路人,或是在路边等待公共马车的人们。这个天气,很少有人骑马,但是对于巡捕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选择。

    周围根本就没有住户,根本就不会有人发现,当然,这也意味着对方必须要有马车!

    西南、西北恐怕就永无宁日了!

    看到有侦探过来的,一个巡捕站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