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天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四七回 难以置信(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金州保卫战的胜利。让金州军民士气大振。就连干活的劲头也高了许多。休息吃饭的时候。很多辽民都是啃着玉米粗面的窝窝头。喝着寡淡的海菜汤。嘀咕复辽军什么时候能够收复家园。

    “李大人可是说了。等将来收复辽东。咱们都能按照工分分到田地。李大人那么厉害。这日子啊。说不定就快了!”

    原本只想着填饱肚子。在乱世中活下去的辽民。突然之间发现他们的愿望并非遥不可及。李大人和他的复辽军。居然击败了嚣张不可一世的建奴。

    “打回辽东!赶走建奴!”每一个辽民都在心中大声呐喊。

    修筑新的金州城时间紧迫。工程繁重。这些辽民也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因为他们都被告知。也都相信。新的金州城将帮助复辽军再次击败建奴。并保卫金州半岛。保卫他们现在的家园。甚至收复原来的家园。

    每一个辽民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努力将自己的事情做好。即便原本会有一些抱怨。也都随着这次军事胜利而烟消云散。

    借着战场上的胜利。辽东兵备道衙门开始强力整顿辖区的秩序。将后来流入金州的辽民。也全部编入兵备道衙门的军事管理系统。

    辽东兵备道衙门控制下的金州半岛及附近各岛。总计聚拢了七八万辽民。全部被纳入三大营的系统。

    其中。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会战。将扩大主力营的编制。增加金州营和旅顺水营。

    从原来的金州营中抽调精锐。补充进复辽军主力。又从复辽军中抽调有功将士。组成新地金州营的骨干。补充金州营精锐以后。组成新地主力营。其编制为两哨长枪兵、两哨火铳兵。以及一哨刀盾轻步兵。

    复辽军中基本不设刀盾兵。在战场上面。火铳手远射。长枪兵提供保护;长枪兵拒敌。若是形成混战。则由火铳手拿起短兵提供保护。

    金州保卫战中暴露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火铳兵在与弓箭手对射的时候。缺乏更多保护。金州营设立一哨刀盾兵。就是希望试验这方面的战术组合。

    金州营的营官自然就是巩永固。这家伙也算如愿以偿。从后备营转成了战兵将官。而且独领一营。可以说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原来的金州营则改回金州卫地编制。并重新设立金州中左所、金州中所。以及金州中右所。对辖地实行军事化管理。

    新的金州卫下属一军二营。也就是金州卫守备军。下辖左营、中营和右营。吸纳辽东军户中的精锐组成。其他辽民则补充进工匠营以及工役营。

    守备军主要负责维持地方秩序。守备地方。并作为主力营补充兵员的后备。工匠营和工役营则在兵备道衙门的管理下。参加地方建设。支援军队作战。

    大量的工匠和力工被组织起来。使得金州城堡地建造有条不紊。盐场、工场、渔场的生产和荒田屯垦也都快速步入正规。

    由于此前大量备料。重新开工以后的金州东西城堡建造速度大为加快。加上大孤山水泥厂和几座窑厂都已经投产。物料充足。李彦估计一个月内。两座城堡都将顺利完工。到时候就算建奴来个十万大军。复辽军也有底气凭借坚城。与建奴对抗。

    “大孤山的水泥料似乎不错。是不是那边的石灰石比较合适?”与打仗、处理民政相比。李彦还是更喜欢技术上的研究和探讨。

    复辽军后勤部由张国相负责。同样来自华夏工场的马文举参加过滦州水泥厂的建设。他现在就负责水泥厂和造成这一块。事情也是很多。

    马文举抬起手背拭了拭脸上的汗水。看上去有些疲惫。闻言却是精神一振:“大人说得是。大孤山水泥和滦州水泥相比。配方、煅烧工艺都是一样。也就是物料不同。大孤山这边的石头。似乎更适合煅烧水泥。”

    “小地还着让察看金州其它的山岭。发现还有几个地方的石头和大孤山相似。也有更容易开采地。”

    李彦点了点头:“那就好。人手够的话。可以再造两处水泥厂。这玩意目前也就我们能弄。我让张国相。还有天津郑书那边联系一些关内的商人。你想办法让他们知道水泥的用处。通过他们把水泥卖出去。金州这么多人。还要打仗。没有一点收入可不行。”

    马文举点头答应:“可是还有一桩难处。就是烧窑用的木材太过厉害。要是能从滦州运来煤炭。那就好了。”

    马文举在滦州做过。自然知道煤炭和木材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不过要从滦州运过来。成本上可能不太划算。而且滦州那边炼钢炼铁。需求量也很大。必须继续寻找更多的铁矿和煤矿。

    金州这边没有煤矿。他也不记得金州也就是后来地大连这边有什么矿。不过辽东产煤产铁地地方很多。可惜都不在他的控制区内。李彦很想将那些地方都抢过来。可也知道这件事情急不得。

    “马师傅……”李彦略一沉吟:“这样。你找几个懂得煤铁矿开采勘探地。如果没有。就找郑书那边要。成立几个勘探队。到朝鲜北部看一看。”

    李彦也不知道朝鲜有没有煤铁矿。不过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