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都是山区。有的可能性应该比较大。朝鲜这个时候还算大明的属国。要是真的有矿。朝鲜肯定只能配合。
朝鲜到金州的海上距离可能比滦州还要远些。不过要真的有煤铁。李彦就会重新考虑镇江堡的地位。说不定他会派出主力。在镇江堡筑城。开辟东部战场。眼下没有足够的利益。派主力过去有些得不偿失。只能让毛文龙在那里先发展。
金州现在能拿得出手地。也就是渔场、盐场和水泥厂、窑厂。这样的布局和规模。远不足以支持万余大军和近十万人口。战事结束以后。李彦最为头疼地就是如何实现金州的自给自足。起码辽民的问题得解决。军队可以向朝廷请饷。
李彦也知道金州之战的胜利。并不足以改变明金之间的战略态势。复辽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必须做好持久作战地准备。
历史上的大明就是被辽饷活活拖垮的。李彦不想重蹈历史的覆辙。就不能一味伸手向朝廷讨要粮食。
“马师傅。金州的岩石矿似乎比较多。你用用心。给我探明这些都是什么石头。”李彦想了想。金州这个地方山多地少。那就只能在石头上想办法了。
“对了。你告诉郑书。让他找些琉璃工匠。试着烧琉璃。再派几个到金州来。看看这附近的山中有没有合适地材料。如果有的话。咱也试着烧琉璃。从配方、温度着手。看看能不能烧出玻璃来。”李彦绞尽脑汁。开始思索那些能在金州发展的工业。
“红嘴堡那边有个铁场。现在建奴人都跑了。大人看能不能派人过去恢复?”马文举提出一个想法。建造城堡所需要的铁条。大多是从滦州运来的。
“红嘴堡?”李彦对金州及附近的地图已经很熟悉。这个红嘴堡在金州东北。距离海岸线不远。虽然不在复辽军的控制之下。建奴也鞭长莫及。
“行。我让金州卫右营调过去。在那边设立中前所。先将矿场开起来。不过铁厂就不要建在那里了。铁厂可以建在大孤山。或者广鹿岛。”李彦看了看地图。咬着牙作出了决定。红嘴堡铁矿既然靠近海边。必要的时候就可以撤往广鹿岛、大小长山岛。
红嘴堡往北就是岫岩。那里也有铁矿。不过那里距离辽阳比较近。李彦暂时还不想冒险。
扩大生产。自给自足的事情只能一步一步地来。李彦也已经联系夏氏的大生纺织厂。看看能不能在金州搞纺织。要是夏氏不愿意。他就准备自己搞。
金州和镇江地两份战报同时送往京城、天津、登莱和宁远。登莱是最早接到战报的。登莱巡抚陶朗先与登莱总兵沈有容几乎是难以置信。他们是清楚金州那边兵力的。也就是一万人左右。竟然斩首超过三千。俘虏也有三千。这也未免太夸张了些。
“这个李俊杰。是不是想要杀良冒功?”沈有容是员老将。直言不讳地大声说道。
陶朗先就含蓄得多:“登莱只设舟师与饷司。他是辽东道。你我都管不得。至于那些首级是不是真地。自然有天津毕巡抚分辨。你我只管运送粮草就是。”
沈有容摇了摇头:“以一万兵当建奴万兵。杀敌三千余、俘获三千余。本将军是绝对不信的。”
陶朗先微笑不语。又和沈有容谈了谈怎么给金州送些粮草。毕竟李彦可是皇上身前的宠臣。他提出的要求。能满足还是要尽量满足。
对于陶朗先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直来直去的沈有容也有些不太满意。他不支持李彦坚守金州。想要将辽民接应到登莱。却因为李彦的强硬。被巩永固给闹了一回。不得不放弃。他想着这次李彦应该是讳败为胜。所以急求粮草。这个时候登莱地水师也应该前往接应。
回到总兵衙署以后。沈有容将逃到登莱地辽东都司严正中叫了过来:“你和金州报信的兵丁谈得如何?复辽军是不是败了?”
“末将倒是觉得。复辽军或许是真地胜了。”严正中面色凝重地说道:“末将曾仔细盘问那个出身金州卫的兵丁。他很兴奋。说道复辽军的时候。显得很骄傲。对建奴则不屑一顾。那种情绪不应该是假的。如果不是真的打胜。不是大胜的话。这个金州兵不该有这样的表现。”
“末将也曾仔细询问金州之战地细节。虽然有很多奇怪的地方。不过那个金州兵说得很详细。也没有明显地破绽。复辽军是用密集的火铳。击溃了建奴的骑兵。”严正中将问来的情况一一说给沈有容。
“至于那个秀才。倒是不清楚战场上的事情。但那种情绪是不会错的。对战后地收尾也说得很清楚。”
“真的胜了?那就是仅仅夸大了胜果?”沈有容面露惊讶。又有些欣慰。毕竟是赢了。若真的是建奴主力。哪怕守城成了一次。也是难得。足以振奋军心民
“末将也是这么想。那个金州兵最后都跟末将急了。小兔崽子。末将作金州守备的时候。他老子还是末将手下的兵。竟然敢给末将脸色看。”严正中很是不忿地骂了一句。
沈有容顿时哈哈大笑:“严都司。这件事说不得还要你跑一趟。去看看金州的情况到底如何。若是能守。咱们就得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