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们在民国时空的第一次真正考验,就要到来了……
喂喂!你就是害怕承担丢失县城的杀头之罪,也不能像这样乱喷口水、胡说八道啊!
“……最新的情报已经打探出来了!粟裕和寻淮洲率领的红19师。一直在沿着浙皖两省的边界线走钢丝,如今刚刚从皖南方向踏进昌化县边缘。但追剿他们的国民党军队,倒是先一步抵达了昌化县的腹地。”
与此同时,刚刚从宿醉中醒来的索尼娅同志,也一边打着酒嗝,一边发出了进行防空作战的命令……
——由于在前两天的大暴走之中磕碰得太厉害,王秋已经把坦克全部传送回虫洞另一边进行检修了。
“……这你可就猜错了。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虽然挂着个‘补充’的头衔,其实并不属于二流杂牌军。它是在1933年冬由国民党中央保安编练处的3个补充团改编。统一装备进口的德国军械,官兵的素质也高,军官多是军校毕业,士兵多是北方人,战斗力并不弱。呃,这支部队在未来还会有一个更出名的番号——整编74师!就是孟良崮战役之中,被张灵甫打到全灭的那支部队……”王秋放下小木棍,起身解释说。
——芸樵兄(何键字)勋鉴:今委兄以大任,勿负党国之重托,党国命运在此一役,望全力督剿。并录古诗一首相勉: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可塞”式双坐侦察/轻轰炸机。由美国线斯·沃特飞机公司生产并出口,代号v-65、v-92,双翼双座。乘员2人:驾驶员和侦察、轰炸员,机长868米,翼长105米,机高329米。空重1377公斤。总重2170公斤,最高速度237公里/小时,升限6250米,航程960公里,在左右下机翼中段分别装有762毫米固定机枪一架和照相机一台,翼下配备有a-3式炸弹架,可携带50公斤炸弹2枚。
不过,在这些以废柴豆腐渣为主的围剿部队之中。也有那么几根硬骨头——比如补充1旅王耀武部。
——这个年代的飞机可没有装备gps导航系统,而国民党使用的老式双翼侦察机上,干脆连无线电都没有,所以在飞行的时候,全靠驾驶员的肉眼观察来确定自身位置和地形路线,遇到雨雾天气很容易迷航……因此。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他们都习惯于沿着河流、铁路和海岸线飞行,以防在天上“迷路”。
虽然他们驾驶的“可赛”式飞机,如今已经算是不折不扣的落后产品,但对于国民党来说已经够用了。
显然,沿着已经被敌人摸透的进军路线,在敌人预先选定的战场上,跟绝对优势数量的敌军硬拼死磕,而敌方统帅又是反共最死硬的何健……红军在湘江之战当中的惨烈牺牲,似乎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依靠两百多名“业余情报员”的四处打探,还有对国民党军用无线电报的截收和破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密码,在现代的电脑面前简直比玩填字游戏还轻松,更何况王秋他们一早就从军事历史博物馆里闹到了当时的国民党军用密码本——再结合有关的革命战争历史书籍记载,王秋等人花了一天时间,终于基本弄清楚了昌化县附近,浙北、皖南、苏南等地区的国共两军分布位置和战场实况。
王秋默默地点了点头,同时摸出无线电对讲机,发出了一道指令……下一刻,镇上好几处房屋的窗户都被相继打开,露出了十多枚前卫xp肩扛式单兵导弹的飒爽英姿。
※※※※※※
某位武器操作员一边观察着手中的仪器,一边对王秋汇报说,“……乖乖!这是什么破飞机啊!居然飞得比我家的跑车还慢!对付这种双层翅膀的古董货色,似乎根本用不上防空战车吧!”
“……敌机高度300米,距离2500米,时速160公里,敌机正在减速降低高度……”
在仔细监听了红军与国民党军的无线电报,并且结合本地探子收集到的传闻流言之后,王秋一边用棍子在作战地图上比比划划,一边如此总结说,“……其中对我们威胁最大的,要数补充第1旅王耀武部。”
“……咳咳,张灵甫的辈分太低,现在还没有被提拔起来。眼下指挥这支部队的人,是张灵甫的老上司王耀武——顺便说一句,在孟良崮战役的时候,王耀武也依然是张灵甫的上司……”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在下方的某座楼房里,同样有人在用鄙夷的眼神打量着他们的飞机。
不管怎么样,昌化县闹出了乱子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由于如今昌化县的电报线路已经被切断,而当地又没有无线电台,也不通电话。所以,省府杭州的大佬们在接到报告之后,就决定派飞机过去侦查一下。
——就在湘江战役酝酿的前夕,红军抗日先遣队(即红十军团)第19师、第20师突然攻入浙江的开化、遂安、衢县、常山一带,切断了重要的浙赣铁路,给江浙地区带来了巨大恐慌。
不过,县政府被烧成了一片废墟,这个倒是真的……而且,在镇上的广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