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还升起了几面红旗——看来这里确实是被赤匪占领了,就是不知道这帮赤匪是如何装神弄鬼,唬得某人相信他们开来了铁甲车?
“……预备——瞄准——发射!”
事实上,对于身在南昌行营的蒋介石来说,红十军团的这一招奇兵突起,确实是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下,一架使用木结构框架和帆布蒙皮,在的机翼上绘制着国民党青天白日徽章的双翼侦察机,从中央航空学校所属的杭州笕桥机场起飞,先是沿着富春江向西飞了一段,然后在富春江与昌化溪的交汇口转向,晃悠悠地沿着昌化溪,从东南方朝着上游的昌化县城飞来。
两位飞官鄙夷地俯瞰了一眼这座破旧的小镇,决定在拍照完毕之后,就俯冲下去扫射几梭子。
所以,当王秋等人赶到昌化,并且被当地保安团和警察围攻的时候,皖南浙北地区已是重兵云集——为了京畿重地的安全,蒋介石一口气调集了战场附近所有能抽调的部队,包括国民党浙江保安纵队、补充第1旅、第9师、第4师、第78师468团。外加一些连番号都没有的杂牌武装,由浙江保安处长俞济时担任最高指挥官,加紧堵截追剿仅有一万人的红十军团。以确保省城杭州的安全。
马彤这才恍然大悟,“……大名鼎鼎的国民党五大王牌师之一啊!可指挥官为啥不是张灵甫?”
杨教授干咳了几声,凑过来解释说,“……你也不要小看这个王耀武啊!当年南下堵截南昌起义的国民党将领就有他;第四次‘围剿‘中,他还曾经坚守战略要地宜黄24天未被红军攻破,被蒋介石誉为奇迹。”
于是,蒋介石只得从江西玉山急调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赶往浙赣边境堵防红十军团。
“……总之,这个德械旅就在我们的南面,昌化溪下游不到三十公里之外。而红十军团则在西边的山区深处——眼下最大的问题是,虽然距离不远,但消息闭塞的红军未必能探听到我们占据昌化的消息,而国民党军队倒是很有可能先来一步……呃,不对,恐怕不是很有可能,而是已经来了……”
但粟裕和寻淮洲带领红19师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一路征战,渡过新安江,穿越杭(州)淳(安)公路,出其不意地回师浙西,成功甩掉了王耀武的补充第1旅,随即还跟沿途的浙江保安团打了大小十余仗,歼敌二百五十余人——早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浙江兵就以懦弱不堪战而著称,如今挡在红军面前的,又尽是些拿着鸟铳和抬枪,连土匪都打不过的地方保安团,基本上是听到枪响就散——因此,红军不仅在浙江战场上连续取得胜利,并且还进一步向沪宁杭这片全中国最富庶的精华地区挺进……
“……呃,就是那个‘打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哦,我想起来了……”
——总的来说,就是红十军团打着“北上抗日”的旗号,沿着江西、安徽、浙江的边界线一路流窜,直逼沪宁杭地区。而国民党方面则集结了十几万大军——但大多数都是装备极差、战斗力极弱的地方保安团——追着这支红军偏师的屁股,到处围追堵截,企图把红十军团阻击在江浙精华腹地之外。
而且,他们今天执行的只是一次侦察任务,干脆连对地攻击都不一定需要。
于是,这架晃悠悠又慢悠悠的“可塞”式双坐侦察/轻轰炸机,就这样上了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顺利抵达了昌化县上空……盘旋几圈之后,两位“飞官”不出所料地没发现任何传说中的“苏联铁甲车”。
然而,就在国民党反动派精心安排部署,集结了多个重兵集团,设下了天罗地网,磨刀霍霍地准备在湘江战场上彻底毁灭中央红军的时候,东北方向的江浙地区却突然告急。
苏联人的铁甲车?呵呵,这些铁甲车是怎么跨越半个中国,渡过黄河长江,一口气冲到浙江来的?还有好几千洋鬼子赤匪……瞧你这话说的!咱们这儿又不是上海,如今浙江全省有没有几千洋鬼子都难说呢!
——昨天上午的时候,有个貌似官员的疯子冲进了临安县政府,叫叫嚷嚷地说什么赤匪攻破了昌化县……这个倒是很正常,赤匪头目方志敏在浙西皖南的山区已经活跃了很久,还有许多吃不上饭的穷泥腿子被他们煽动起来造反,偶尔丢个偏远县城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但问题是,他接下来居然又胡诌什么镇上冒出了苏联人的铁甲车队,还有好几千红头发绿眼睛的洋鬼子赤匪——这个就太可笑了吧!
幸好。今天的天气很是不错,视野良好,风势微弱,很适合这种速度慢、抗风能力较差的老式双翼机升空飞行。飞机上的两位国民党飞官(飞行军官)全都表情轻松,甚至还哼起了小调。
为此,蒋介石还在南昌行营亲笔写下一封“中正手谕”,空投到湘江前线,激励何健率领湘军戮力死战。
然而,国民党参与围剿的兵力虽多,战斗力却十分堪忧——蒋介石嫡系的精兵强将,总共也就五十万左右,如今不是在湘江战场狙击中央红军,就是在中央苏区“清剿残匪”,还有一部分要放在首都担任戍卫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