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城管无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8章 最没出息的穿越者(下)(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基督教,再一次让这座岛屿归属于上帝。

    第三,是跟偶尔从东边来袭的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战士,还有从西边海岸零星登陆的爱尔兰人海盗打了几仗,用致命的子弹狠狠教训了这帮残暴嗜血的野蛮人,基本保障了这块小小地盘的安全。

    于是,一边是作为文明人和基督徒的凯尔特人,一边是说英语信异教的盎格鲁撒克逊野蛮人——英语的直译就是“盎格鲁语”——“卡梅洛特”科考站的现代英国穿越者们,到底应该把谁看做是自己的同胞?

    在王秋他们看来,就连得到了大力援建的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眼下日子过得恐怕都不如“卡梅洛特”科考站的这些英国穿越者们舒服。至少,她在亚历山大港的王宫里虽然用得上卫生棉条,拿着笔记本电脑看得上新番动漫,可是也依然必须忍受着摄氏四十多度的炎炎烈日。而没有空调的冷风可以吹……

    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贵族领地吗?从社会组织形式上来看,连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好不好?

    ——尽管就连这样的生活,对中世纪欧洲的农夫们来说,都已经是可望不可即的巨大幸福了。

    没有大炼钢铁攀科技树,没有招兵买马驱逐蛮族,没有开疆拓土争霸天下,没有教化万众传播文明,没有打造船只出海经商;没有建立一个砖窑、一个炼铁厂,一个玻璃或陶瓷作坊;这帮英国佬甚至没有好好规划自己辖下那些凯尔特人农夫的村庄,只是发给他们一些工具。让他们自己随便找地方盖房子居住。

    ※※※※※※

    第二、巴斯城附近的这片土地虽然在此时渺无人烟,但却又并非真正完全未经开发的荒野,而是曾经兴旺发达的繁华之地,其自然资源条件完全可以维持大量人口的生存。就连“卡梅洛特”科考站在附近开垦的农场,之前也并不是真正的荒地,而是曾经被罗马殖民者开垦耕种了几个世纪的熟地。只是在先前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跟凯尔特人和罗马遗民打拉锯战的时候,整个巴斯城都被杀掠焚毁一空。而随着凯尔特人市民的纷纷逃亡,四周的田地自然也都被废弃了……

    咳咳。似乎有些扯远了。言归正传,总之,除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公民”这个法律概念之外,他们对“自己人”的身份标签主要有以下几点:

    更何况,“卡梅洛特”科考站的其它囤积物资倒是非常丰富,偏偏弹药的存量却非常有限——虽然为了应对阿根廷在南极地区的挑衅,伦敦国防部把这支陆军小部队派驻到了英属南极领地的“卡梅洛特”科考站,但根本没有谁真的认为会在南极爆发一场地面战争,而是普遍将其视为政治作秀。所以,这些英军士兵携带的全部弹药,也就是随身的一个基数而已,只要稍微打上几仗就用完了。

    可是,尽管在距离巴斯城不远的地方就有煤矿和铁矿,而在科考站的电子图书室里,也有着记录各种原始冶炼方法的科普书籍。但生活在卡梅洛特的人们似乎从来都没有大炼钢铁的想法,只是用科考站内富余的金属制品,给辖下的凯尔特人农夫打造了一些简陋农具,或者用于跟其它势力进行贸易交换。

    然而。在公元500年前后的大不列颠岛上,却根本找不到同时符合这四个属性的族群。

    这样一来,在得知了这帮英国佬近年来乏善可陈的表现之后,王秋都快要拍桌子骂娘了——守着这么一个储备丰富的穿越基地,身处于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历史大时代,却只占了巴掌大小的一块地盘,当上了一个村长级诸侯就心满意足……你们能不能别浪费了这么好的基础条件。也给我稍微有点儿追求啊?

    一座豪华坚固的“城堡”,三四百公顷的田地,几个乱七八糟的破烂小村庄。一座只有一个神父和几个小侍童的教堂,一个利用埃文河水路不定期开张的沿河集市……还有一座从古罗马废墟的基础上,依托于教堂、集市和内河航路刚刚萌芽起来,在多年之后的未来可能会逐渐发展成形的“自治城市”……

    对于自己辖区内唯一的城市巴斯,这些懒惰到了极点的英国穿越者们,似乎也没有招揽人口、进行大规模重建,把它作为新王国首都的打算——尽管这座古罗马城市废墟的选址其实相当不错。既有河流环绕,便于运输和灌溉,四周又都是肥沃的旷野——而只是无所谓地把这片废墟丢给保罗神父,责令他修复古罗马时代的温泉浴室,供自己这些人在闲暇的时候过来泡澡。结果两年下来,巴斯城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保罗神父的地盘……虽然依仗绝对优势的武力,保罗神父在诸位穿越者们面前绝对不敢有什么坏心思。但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巴斯城十有八九会脱离领主的管辖,最终变成自由城市或教会领地……

    第二,是跟附近几个从罗马帝国时代遗留下来的“文明势力”进行了交流,初步取得了他们的承认,并且达成了一个松散的“联合防御协议”,主要内容是共同抵御“野蛮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入侵。

    总之,在此刻的大不列颠岛上。凯尔特人是文明人和基督徒,盎格鲁撒克逊人却是野蛮人和异教徒。

    ——不知是为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