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推销宽带网络的活。这份工作要挨家挨户不停地登门拜访。还要受人家的白眼冷遇,薪水也微薄,所以从来没有英国白人肯干,因为他们瞧不上,觉得有失身份,只能雇外国移民。
然后,随着一场难以想象的金融风暴席卷英伦,政府财政陷入危机,工厂倒闭,商店关门,待业在家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争夺日益减少的工作机会,英国穷人跟外国移民之间的矛盾急剧升温。
光是看看英格兰征服大不列颠岛这么多年,居然连近在咫尺的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都没能融合成功。甚至就连最弱小的威尔士人都还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就知道英国人的民族融合能力有多么糟糕了。
与此同时,刚刚坐着大巴车逃出海德公园,在严重塞车的伦敦街道上缓缓“蠕动”的“中国异能组织旅游团”众人,也在一边看着刚才纳尔逊骑士团抛撒的种族主义传单,一边议论着今天看到的情况。
至于印度……你知道吗?在印度的农村,最恐怖的事情就是农民自杀潮,每一年,印度都会有一些地方因为洪灾、旱灾、病虫害等等导致庄稼颗粒无收,引发饥荒。这些饥荒有大有小,如果是小饥荒,农民就要借高利贷,甚至不得不卖老婆卖女儿;而大饥荒呢,农民实在吃不上饭,就会集体自杀。”
拉赫曼有些不屑地说,“……通常全国每年都会有几万受灾农民自杀,真是些缺乏抗争意识的懦夫!”
直到现在看了纳尔逊骑士团的传单,又跟几个曾经来英国出过任务的同事们闲聊了一会儿,王秋才发现,目前诱发了英国社会危机的上千万外国移民,最初似乎是大英帝国崩溃之际留下的遗产。
而在这座城市的另一个角落,作为极端排外组织的纳尔逊骑士团,也从海德公园“凯旋归来”……
而另一方面,虽然在美国和苏联这两大巨人的碾压之下。小身板的英国毛驴(丘吉尔的自嘲)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世界帝国,但最初依然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卷土重来。再加上惨烈的二战给不列颠带来了惊人数字的死亡,造成了劳动力的缺乏……所以。对待这些不离不弃的忠心奴才,以及有朝一日反攻倒算之时必不可少的带路党,英国政府的态度相当宽厚,让他们很容易就能申请到入籍。
偏偏在这一时期,英国的人口结构开始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出现匮乏,而当时英国政府采取的最有效对策之一,就是利用国际移民来补充人力资源的短缺。这一措施确实在一定时间内缓解了社会劳动力的缺乏,避免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衰退,但由此导致的后患也很严重。
虽然早在十八世纪末,印度人、黑人、东南亚人和中国人就先后来到伦敦,在这座当时的“世界之都”学习、工作、生活和奋斗,但相对于整个英国的人口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并且很多人最后仍旧各自回家,而不是在伦敦扎根定居。除了给伦敦增添了几分国际化色彩之外。并没有引发出太多的社会问题。
如果是性格温顺的华人和印度人,遇到这样不合理的对待,或许还能勉强忍气吞声,但那些脾气火爆的穆斯林在受了委屈之后,又遇上了全世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复兴的浪潮,恐怕就没那么容易消停了……
缓缓蠕动的大巴车上,来自巴基斯坦的拉赫曼·阿巴斯一边喝着矿泉水,一边跟王秋、王瑶和“中国异能组织旅游团”的众人闲聊着当下英国的时事。“……你们刚刚下飞机的希思罗机场,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劳工修建的。他们在不列颠从事最卑贱、最辛苦的工作,居住在最脏乱、最破烂的街区。每天送孩子去最便宜的国立街区学校上学,生病需要预约三个礼拜才能见到医生,拿到手的工钱一个月比一个月缩水……最后却被英国佬当成是来占便宜的寄生虫!还有导致一切灾难和厄运的罪魁祸首!!这还有天理吗?!”
虽然是一脉同生的英语国家,以及先后统治地球的世界霸主,但美国和英国社会氛围的截然不同的。
“……因为当时晚清中国的生存环境更差,几乎活不下去……难道您的祖国也这么惨?”王秋咋舌道。
事实上,对于为什么在英国能够看到这样多的黑人,王秋原本一直感到非常困惑美国有很多黑人倒是容易理解,那主要是南北战争以前,美国南方搞烟草、棉花种植园而批量购买的非洲黑奴后代。可是英国本土又没有种植园,非洲的黑人也不是适合进工厂的劳动力,这么多英国黑人又是从哪儿来的?
前两天,有个英国大学生失业在家快一年,实在没办法了,来我表弟工作的公司里应聘,马上就被英国老板录用。谁知这家伙才试用期第一天就不肯干了,理由就是这份工作每天要在户外不停地跑,不是英国人应该干的活听好了,不是英国人应该干的活!那么他们还想干什么?继续享受世界的供奉?!”
相反,美国的那些财团和政治家族,虽然同样有着封闭和保守的一面,但是就起源来说,却是欧洲各个民族都有,没什么“生而高贵”,历史渊源也比英国贵族短暂得多,相对来说自然也更有活力。
总之。对于那些稍微有些节操的西方国家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