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向他靠拢,别看吴三桂嘴上对他尊重有加,一旦战事不利,你看吴三桂还会不会拉着洪承畴一起逃跑?
纵然是阿济格等人与锤匪贺今朝交手吃了亏,他们也觉得贺今朝的布阵不如洪承畴。
明兵闯围不成,大部退入松山城内外,皇太极也收兵回营,对诸将说:“今夜敌军必逃,我大军大胜。”
皇太极属实是一路边赶路,一边流鼻血。
他根据明军高度集中,首尾不相顾的致命弱点。
于是,将清军部署在松山与杏山之间,从王宝山、壮镇台、寨儿山、长岭山、刘喜屯、向阴屯、灰窑山至南海口等处下营,切断松山与杏山之间的通路。
陈新甲派来的人给皇帝写密信,我大明士卒从上到下都非常能打,打的清军都不敢交战了,然后就是时间拖得太久,朝廷没钱供养了,需要速战速决,这才有利于朝廷。
凭什么他能回家我就不能回家?
不得不说一句,崇祯若是没有“中兴大明”的心愿,反倒跟着“万历一样摆烂”,大明也不至于倒如此之快。
当真是天助我也!
他们抢不到东西,几万人天天吃义州屯驻的粮食,朝鲜送来的粮食,沈阳送来的粮食。
甚至让贺今朝他摆弄十万大军往上,他都不一定能摆弄的开。
明朝投入的兵力共十三万,清朝投入的兵力有多少,官书没有具体记载。
面对唐通的建议,洪承畴先是点头,随即摇头:
“洪承畴既然想要当松山的马谡,那朕就当张郃,哈哈哈!”
“督师,我军放出只带了三天口粮的风声,皇太极趁着亲临前线,士气大振,必定会前来邀战,我军可以逸待劳。”
“人人都说洪承畴善用兵,果然名不虚传,难怪我诸将惧怕他!”
皇太极则是预料明军严重缺粮,必将突围,向塔山、杏山方向逃跑,遂布置兵力,等候截杀。
皇太极得了一个惊天消息,洪承畴竟然只敢带三天的粮草守卫松山,他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当机立断,实行断粮道、掘壕筑垣的围困明军的作战方针。
当天,他指挥清军掘壕,仅一天功夫,从锦州西面往南,穿越松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