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与北方民族的冲突加剧,元朝、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打过长江、统一中国的情况,在此之前是见不到的,汉唐大抵都是往边疆外打的。
向三边总督洪承畴投降,那指定落不下全须全尾的下场。
朱元璋灭元时,以开封为北伐、西征的基地,明末李自成大军也曾和明朝官军三次争夺开封。
故六者(秦地六种叛乱的人群)之乱,亦始于此,而卒以亡天下!
单凭高迎祥自己他真的会一头撞进官军的包围圈,那自己面对的结局只能是在京城被千刀万剐。
待到平定秦地叛乱后,还不是被他拉出来了大大小小四百个头目,全都砍了脑袋。
因为北直隶的地方都被皇亲国戚,宦官勋贵给占完了,收不上多少税来,故而他对于河南极为倚重。
秦地山高厚,真民多情力,艰勇敢斗。
综合下来,起义军主要对付的还是以洪承畴为首的陕西等地的官军。
“投降?”张献忠呵笑了几声:“贺大帅,不管官军如何联合,我们这十三家加起来兵器不下七八万,官军的人数还能超过我们不成?”
这个时期政治地理的基本形势仍是南北对立。
可见当时军事家、政治家们对河南的重视,崇祯控制北京也是要依靠大运河的漕运,还要靠河南的赋税供养。
大明朝廷保河南的策略是崇祯定下来的,乱民最好就糜烂在山陕两个省内,别出去祸害。
天下形势莫强于秦!
元朝之后,襄阳失去了“天下腰膂”的战略地位,开封的战略地位直线上升。
大同府以及宣府的官军,可以让贺今朝的便宜老丈人林丹汗帮忙牵制一二。
不再像秦汉、隋唐那样,为了防止内地发生叛乱,在中原腹地设置巨大的仓群、武库,屯驻重兵,这反映出大明朝廷认为外患的危害要重于内乱。
最高统治集团逐步把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司法大权收归中央,各地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辅之以“重文抑武”的政策,有效地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使皇权日益巩固。
这一次围剿,是大明官军与大明反贼之间,各自麾下秦兵的对决。
连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