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托、达布希勒图,托克托便是代国国都,万俟瑜瑶为她取了一个华夏语名字,即“云中城”。
代国的“主城”与华夏的“主城”区别极大。华夏的城池能称为主城者,须有完整的城墙及护城河,且建制、规模、面积、人口皆达到一定水平。而代国的“主城”,除了云中城,其余两个,没有城垣,没有城市管理建制,严格来说,只能算是“主要人口聚集地”。
胡人以放牧为生,放牧与耕种不同:一来须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二来一条河、一片草,可供给的牛羊数量有限,难以形成大规模群居;是以胡人向来以部族为单位活动,这才有混乱时期,数百部族相争的惨烈场面。
移动性和人口少,这两大特征注定了胡地几乎没有建城条件。
托克托可谓得天独厚,武川、白水二河流灌,既有牧草,又有耕地。有大面积的耕地就意味着聚得住人,人口众多、内部团结正是万俟族成为胡族第一大族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托克托位置居中,较为安全,不会轻易遭受梁、燕二国的攻击,万俟盛成为胡族共主后,便开始在托克托建城。
托克托占地四千五百亩,城垣两千六百丈,分为外城、内城、王城,固定人口超二十万,便是与华夏众多主城相比,亦可谓是“大城”。
托克托以“云中”二字为名很是贴切,她是广袤高原之上,唯一一座城,又与华夏诸城相距甚远,委实是一座又高又远、名副其实的“云中之城”。当然,万俟瑜瑶以“云中城”为国都之名,更有将代国比作“天”的意思。
吉日嘎郎图同托克托一样,有肥沃的耕地,但离梁国太近,又缺乏天然屏障,一直未能发展起来。如今万俟瑜瑶得了贺兰山,应是准备于此建城。一路行来,马匹云集,多见携卷家当、举家迁徙之人,还见到数支代兵押解华夏女奴的队伍。
吉日嘎郎图的守将名唤乌明月,身上一半胡族血统,一半华夏血统,却并非华夏女奴所生。乌明月的父亲乌长昭原是燕国人,往来边境行商,后来受到万俟盛的重用,便在胡地安家立业,托克托就是他一手规划、督建而成。
乌明月虽是胡人,却说得华夏语,知得华夏仪,守得华夏礼,骨性里透着华夏人的斯文气,举止间又有胡族人的豪迈劲。乌氏父子虽是旧王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