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大相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二章 准备擂台(6/8)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生活节俭,孝顺长辈,与人相敬,可谓是当时文人的模范。苏东坡曾评价富弼为“人杰也”。他的行楷颇有他正直秉公的性格忒单,其字体不仅端正、清晰,并且还有一种洒脱和坚持,这也许也映证了他面对强权的骚扰时,内心的坚持。但就是这样一位轻易不向恶意低头的铁骨男儿,却因自己的儿子做出了违背原则之时,他写好后,还在里面叮嘱“看后烧毁”。不得不感叹,富弼作为父亲的良苦用心。

    而这张纸条中写的他的儿子,正是富绍隆,史料中关于富弼的儿子记载只有富绍庭,说他性情稳重,恪守家法,富弼去世后,他与他的兄弟姊妹等整个大家庭一同生活,虽是一家之主,却像父亲生前一样善待他的亲人。但对于三儿子富绍隆却少有记载,由于哥哥在为官、学术上并没有太大作为,富绍隆从小便被寄予厚望,然而事与愿违,也许是父亲的光芒太过耀眼,他的资质相比较起来也略显平庸。

    富绍隆长大之后,很快就要进京参加考试了,而此时的富弼,已经被赶出了京城,可是他依然念念不忘自己的儿子,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富弼决定给在京城当官的朋友,写一封书信,要他多多“照顾照顾”自己的儿子,这样就是著名的《儿子贴》,内容非常简洁,一共44个字:

    “儿子赋性鲁钝,加之绝不更事。京师老夫绝少相知者,频令请见,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

    意思是说我的儿子生性有点愚钝,也没见过什么大场面,缺乏磨练,在京城我没几个知心朋友,也就你能够摆脱一下,我会让儿子去拜见您,如果他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凡事希望能够多加指教指教,感激不尽。希望您看到这份信后,能够烧掉它。

    为何富弼最后提出如此要求呢?原来富弼毕竟也是名气在外,这封信的目的多少有点走后门的嫌疑,万一传出去他的老脸也挂不住,因此希望朋友能够销毁。

    然而事情并没有往他想象的一面发展,富弼朋友也是富弼作品的忠实粉丝,他收到信件后,竟然舍不得烧毁,而是珍藏起来,随后这件书法贴也就传承下来并延续到了现在,在2005年6月19日,北京翰海2005春季拍卖会上以462万天价拍卖出这一封44字的书帖,足以说明富弼的水平,只不过他托人找关系的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