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禽牧北走到墙角的一个大铁箱前,掏出钥匙打开箱盖,从里面拿出一个红木盒子。他用另一把钥匙打开盒子,里面整齐地叠放着许多信件。这些都是他多年来同夏军暗探的通信和搜集来的宋辽情报。他接着向下翻了翻,抽出一叠用金色丝带捆好的信件,然后解开丝带,把一封封信拿在手里过一遍,看着信封上的字出神地笑了笑。
每个信封上都写着同样的四个字:丁二亲启。
在牢城营里的时候,元伯鳍就找人给自己送过信,用的当然都是“丁二”这个称谓。后来他回到夏,元伯鳍跟他的通信,用的仍然是“丁二”。其实他们之间的信件都由米禽牧北的亲信亲自传递,用什么称谓无关紧要。他这个化名,知道的人不多,卸任暗探首领之后,也就只有元伯鳍一个人还在用,倒成了他信件的特殊标记。
米禽牧北没有问过元伯鳍为什么一直喜欢用他这个化名,大概就像他起这名字的时候说的,写起来简单吧。
这些信里,并没有多少大宋机密。米禽牧北其实从来就没指望元伯鳍能真心为自己做暗探。他只是偶尔会让他协助搜集一些信息,做一些他方便做的事,就比如送自己进牢城营。而且让元伯鳍做事还特别麻烦,每次都要跟他解释清楚,让他相信这都是些无关大宋安危的小事,即便让夏占到便宜,大宋也吃不了多少亏。元伯鳍太聪明,如果在这种问题上骗他,他很快就能猜出来。所以米禽牧北一直很小心,重大的谋划都不会让他参与,而对于能让他做的事情,也从来也不说假话。
用这样一个起不到什么大作用还得时时提防的眼线,实在是有些自讨苦吃。不过醉翁之意不在酒,从一开始,米禽牧北对元伯鳍的真实目的,就不是利用他做什么暗探。战场上的几次交手,让他对元伯鳍充满敬意。他知道,大宋打仗的方式,是朝廷在后方制定战术,文官在前线坐镇指挥,像元伯鳍这种武艺谋略都出类拔萃的武将,在大宋是发挥不出多少能力的。祁川寨一役,他惊讶于周悬作为一个文官,为了结束战争竟如此轻率地牺牲这么优秀的将领,实在是替元伯鳍不值。但他知道,像元伯鳍这种宁死不降的人,就算告诉他真相,他也不会投靠夏。所以他才费尽心思设计这样一个局,用复仇的执念吊住元伯鳍的命,再让他为夏做事,让大宋在他内心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