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7章 第0327章国民收入(1/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在现代社会,想要真正实现工业化。

    就必须立足本国市场,培育国内消费市场规模。

    我们国家人均消费不必超过米国,只要达到米国人均消费的一半,我们国家就足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了。

    那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工业规模。

    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十四倍的规模,那么产业工人增加十四倍,自然农业人口就自然就很低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虽然人均消费仅是米国的一半,但经济总量将会是米国的两倍多。

    可见消费市场的大小。

    也就决定了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大小。

    可见以米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失去殖民地后,先后都进行的新经济改革,总的来说还是很成功的。

    这些国家基本上还是,保持了工业化的国家的基础。

    只是不少发达国家国力,有不小的下降,当然也有的发达国家更加强大起来,例如日本就因为国小人多资源贫乏,主要经济特点是两头在外,在二战战败后,日本失去国外的所有殖民地。

    可是日本又是一个,国小资源少的国家。

    再加上日本是一个岛国,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

    给日本朝野长期的危机感,让他们的国家有高度的凝聚力,因此日本才能很快就从战败的废墟中迅速发展起来。

    当然,早期五十年代朝鲜战争的爆发。

    使得米国等联合国军,为了解决后勤补给的困难,就近从日本大量订购各种物资,这非常有效的刺激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复苏,到了六十年代后,这些订单就越来越少了。

    日本政府眼看经济又要再次萧条。

    日本当时有一个首相,突然想到产品出口没有出路了。

    是不是可以把产品卖给自己的国民呢,其实要保持经济繁荣,就是要让工厂的产品卖出去,工厂才能继续生存。

    如果工厂产品卖不出去,工厂就只能倒闭了。

    于是当时的首相池田勇人就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因为失去朝鲜战争的大量订单,希望通过国民购买力增长,来把这个缺口补上,以维持经济的繁荣,也就通过政府指导企业,逐步提高工人工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