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0章 第0270章忙里偷闲(4/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被感动时,会有一种冲动的想法,你会去思考为什么这音乐让人感动,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也就这样,你就有了进一步了解音乐的渴望。

    音乐在刚刚开始欣赏时。

    它所具有的那种音响的感染力太大了,它几乎能让所有听到它的人为之感动,这个时侯的音乐是非常神秘的,它具有巨大的魅力,让人着迷,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甚至到伴奏的和声等等。

    都会让人激动。

    大家可以从喜欢不同音乐类型的人群中,看到流行歌曲和浪漫情调音乐的差别,非常明显的是音乐,在这个时侯对感官的引诱力太大了。

    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有真正接触音乐的人。

    或者较少接触音乐的人更是如此,他们会被它那或委婉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悦耳的和弦甚至缠绵的歌词所吸引。

    音乐欣赏由浅入深有这么一个过程。

    即从感性(被音乐感动)到理性认识(探究音乐知识)又回到感性认识(更深层次的欣赏)这样三个阶段。

    这是欣赏音乐的必经之路。

    一个学习乐器的人。

    也许不一定就是一个很好的音乐欣赏者,因为他关注的是技巧,表达与理解不是一回子事,音乐有自己的语言,就象舞蹈中的一招一式都有自身的表达含义,音乐里的和弦、乐谱、速度、调性也有其含义。

    在刚一开始期间,音乐能从感官上打动你。

    让你激动让你欣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审美活动,可如果就此而已,你还是没办法去真正聆听音乐。

    音乐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这种感染力不仅是对,刚接触音乐的年轻人。

    对一个饱经风霜、历尽人间艰辛的老人也是如此,只是欣赏音乐的阶段不同,所带来的思想内容也就不尽相同了,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你对音乐的理解还只限于感官感受。

    如果你在欣赏音乐中,不是主动积极的。

    那么你也许就没法,真正去领会音乐的真谛。

    比如《蓝色多瑙河》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对于只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赵卫东来说,只是觉得它十分动听。

    其实这仅仅只是被那起伏的旋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