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点上,赵卫东虽然做得不错。
但与师傅的的这个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做斜飞势、闪通臂、双风贯耳、玉女穿梭和弯弓射虎时,常常落脚较重,甚至落地有声,这也是虚实不清的表现。
师傅提醒道:
要使迈步、退步轻灵、沉着、走太极步。
因此赵卫东按师傅的要求,悉心揣摩了以下几点,当迈左脚时,左胯关节内收下沉,坐稳右脚,右膝微曲送左脚前迈,迈左脚应与腰左转同时开始,这样左胯易松开,膝、踝关节才能灵活,迈步就会轻灵。
以最小的力,带动左脚前进。
左脚前迈时不能抬得太高,脚尖应自然下垂,左脚伸直时正好是脚跟着地,不要左腿先伸直,然后慢慢着地,左脚着地要轻,如履薄冰;左脚着地的一刹那,重心仍在右脚不要前移。
上肢和下肢一样,也要分清虚实。
体现主要形式是一只手为实,则另一手为虚,如练左搂膝拗步时,右手前按为实,左手搂膝为虚。
其次,在虚实变化中。
还应该做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就用左搂膝拗步来说,右手虽为实,但在开始向前推按时,手掌蓄力而不张,手掌略呈凹形,也可以称之为虚掌,这就是实中有虚,相反,搂膝之左手虽为虚,但也要有搂开对手,踢自己裆部之脚的意念,手中的劲不能丢,不使过于飘,这就是虚中有实。
再次,当手伸出至定式时,一般是由虚而实。
反之,在应当收手的时候,那么手掌就应当由实转虚,手掌由舒展而复归含蓄,呈凹形。
第三个问题,是赵卫东的动作上下,不能相随。
师傅要求赵卫东在练拳时,应尽量做到手和脚,同起同止、上下相随,弓步是太极拳中主要的步型,“弓到手到”的道理是练拳者人,都人尽皆知的常识,但真要做到也并非轻而易举。
如左棚,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一般人最常见的毛病,是左腿已经弓到,而两手还在慢慢地左棚、右采,这样就手脚脱节了,内劲也就大减,倒撵猴接斜飞势时,赵卫东的腿已弓到,而两手还在右挒、左采。
更有甚者,两手尚未开始挒采,右腿早已弓到了。
弓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