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我不行啊”“放心吧,不是让你经商,只是跑跑腿。”
徐立倒不是担心这个,只是一想到这生意关系到修筑城墙,又怕自己赔了钱,坏了老爷的大事。
他爹便是做小生意的,虽没入商籍,可他读书实在没有天份,若是从商,他也是愿意的。
“小人只是怕耽误大人的谋划。”
绍荣见他不在乎商人身份,也放心下来。
“大丈夫在世怎能还没做就说不行?况且还有我在,若是有难题再来回报。”
话已至此,徐立跟着冯绍荣一路走过来,见到阚逸明都已经独当一面了,也不想白跟一场,便点头应是。
绍荣说会帮忙,不是嘴上说说。当即就和徐立商议此事。
“你先找几家口碑好的醋坊,打探期间再找个离晋阳近些的荒地。这些事办完,就去打探哪里有产林檎的。”
徐立一一记下“大人,晋阳附近也没甚果园子。咱们这果醋坊,想必要用的果子会很多。
就是找到了果苗,想种得多也需要时日,一时半会也没那么多好果子。”
“你倒是提醒了我,咱们最好找些可以种果树的山地。这样,那果醋厂就建在果山附近,也能省时省力。”
果山?大人是要种多少果子?“大人,咱们要种这么多林檎,能卖得完吗?”
那哪能呢,绍荣是想将果园按着季节种植果树,结果的时候除了鲜果,还可以深加工卖出,开花的时候也可以租出去办宴。
回头再找些地方办养殖厂,将卖不出去的果子喂牲畜,做到一点不浪费。
脑洞一开堵都堵不住,可人手不够啊。“你放心去办,我当然不会只种一种果树。
人手若是不够,可以先招揽些。不过得分辨清楚,不要混进糟七糟八的人。”
徐立领了命便回去收拾一番,准备出门办事。
绍荣回到书桌前将计划又细细捋顺,准备给写一份计划书呈给皇上。
“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他。”郭诲将手上的奏折递给秦学。
“此子少年时便能将一座竹山打理得极细致,如今果然是巧思不断。”
等秦熠也将奏折细读完,也十分赞同父亲的看法“怨不得舅舅要收他为弟子,果然聪慧。”
郭诲心道,何止聪慧,天下聪明人多的是。能让舅父回护的,定是个待人以诚的赤子。
想到为了冯绍荣,白谨钰辞官而去,顿时就没那么开心了,有莫有?
“他所说的国有制,真能办好,朕也不用担着与民争利的骂名。”
他接手大周时,国库私库一个比一个干净。高氏在位奢靡,又争战不断,留给他的只有一个空壳。
这些年过的紧巴巴的,好不容易高逸作死,剿灭乱党后抄了一波,等犒赏三军后,所留也无多。
所以能提高地方经济,上交财政收入的冯绍荣就成了皇上的重点关注对象。
他特意下旨,从晋阳送来的任何物品沿途不得停留,直达皇城至皇上手上。
绍荣所想的不过是让新办的工厂为国家所有。
所出产品除去成本所得的收入,一部分划给地方做市政建设,剩余的便收归国库。
特别是煤、铁等矿藏的勘探、开采以及锻造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
他所制定的计划,先是建苹果醋厂,等赚到钱了,再办些食品加工厂。
像煤这种燃料想回笼资金也快些,最后才是炼铁制钢,造武器,这可是最烧钱的。
还有城墙,光是按现在的建筑材料,不仅仅是费时费力,粮食消耗也是巨大的。
人要吃粮食,建城墙也要粮食做粘合剂,再加上路上的运输。不敢想,一想到这些绍荣就想死回去。
现在有家有业的,死是不能死的,只能想办法找到新的建筑材料。
比如水泥。作为种田文作者,不光会种田,做肥皂烧玻璃,哪样不会?做水泥那是小意思啦。
在奏折送去京城后一个月,圣旨到了。
为了晋阳的三年计划,皇上采纳冯绍荣的意见,将制造武器的厂命为兵工厂。
命一人管理此事,任何问题由他直接和皇上反应。此人便是白谨钰。
接到圣旨时,冯绍荣不回头都能感受到老师浑身燃烧的怒火。果然不够腹黑的都当不了皇上啊!
“肯定是秦熠的主意。那个臭小子打小就向着皇上。”白谨钰声音从牙缝里挤出。
原以为能逍遥养老美滋滋,没想到啊,搁这等着他呢。
郭诲:我也没想到,感谢小师弟!为了这事,绍荣近几天都躲着老师走。
又抽空做了几顿,他老人家爱吃的差人送去。拼命让自己忙起来。
其效果就是晋阳绿色食品加工厂已经建好了。
虽然目前只有果醋这一个项目,可此时的一小步是大周的一大步。
恰逢秋季是林檎成熟的季节。天时、地利、人…人虽然少了点,可咱不是还在试验阶段吗?
还等什么?开干吧。苹果醋的制作不算难,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