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章 第87章(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冯永昌夫妇回乡的时间未定,知道绍荣调往晋阳后,便打算和儿子一起出发。

    “到河中府前我和你爹也能和你多聚一段时日。”听了巧娘的话,绍荣心中一酸。

    他少时读书和爹娘就相处不长,等做了官更是聚少离多。现在交通如此不便,想多孝敬他们都不能够。

    看到儿子情绪低落永昌叉开话题“绍蕴这些年虽然顽皮,课业却没落下多少。你表哥也说过,在他那也没什么好教给他的。”

    永昌心中不舍,为了儿子还是问了“要不就跟着你几年涨涨见识?”

    绍蕴跟着来时,绍荣便有此想法。绍蕴自启蒙起,所得的资源比其他同龄人多得多。

    这让他在学习上轻松许多,也让这小子开始飘了。是时候让他知道实践与书本的不同,感受一下社会的毒打。

    转念一想,他又怕绍蕴不在身边后,爹娘寂寞,便没提出。

    爹既然说出来了,肯定是私下时和娘商量过的。

    他们真的是很好的父母,虽然心中不舍,可为了孩子的前程,也能果断放手。

    “爹娘不如将家里的事安排好,托给可信的人打理。等我在晋阳安排好了,也好托人送你们过来。”

    人越老越想着安定,绍荣到了晋阳,也不是就一直在那,等满了三年,还不知要去哪里。冯永昌和巧娘对视一眼,有些犹豫。

    绍荣劝解“爹娘如今还年轻跟我一起走走看看,又能一家团聚不是很好?等到再过十年八年的,回乡去住也使得。”

    看到他们意动,绍荣又加把火“万一芸丫有了,有你们在我们心中就安稳了。”巧娘一听这话就忙不迭地点头了。

    娘一同意,这事就八九不离十了。“既然这样,那咱们先回去安排安排?”永昌犹豫地问“就是不知道让谁管好。”

    只要他们同意跟他到晋阳,其他事都好解决“爹这次来,将事情托给谁了?”

    “庄子里的安排都让你永寿伯安排,对外的事是永宁管着。”

    绍荣点点头,还缺一个管帐的“等爹娘回去,若是叔伯们将庄子管得好,就还按这安排托给他们。再安排一个可靠的帐房便妥了。”

    永昌和巧娘面面相觑,就样安排就行?可他们心里咋这么不实呢?

    “每年再让帐房来晋阳对一次帐。”看出他们的不安,绍荣继续说“爹娘若还是不放心,我再安排人陪你们回去看看。”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家庄子每年的收入基本有数。只要出入不太多,绍荣也不想去计较。

    “外人看着咱家每年千儿八百地挣,谁知道咱花的也多。”巧娘无奈道“每年的人情往来,吃穿花用,一个庄子的收入将将够。”

    “娘说的有理,不当家不知材米贵。咱家光靠一个庄子肯定是不够的。以后咱家还得慢慢置办些产业。”

    绍荣知道爹娘光管一个庄子就已经筋疲力尽“不过以后有芸丫帮忙,您也能轻松轻松。”

    巧娘笑道“那可好,我到时只管带孙儿”永昌听他们娘俩说得,也跟着憨笑。

    他们这是商定了,绍荣想到之前与芸丫说的话,还要跟老婆解释清楚。

    有些事情拖不得,绍荣到了晚上便将此事和佘芸说了“绍蕴跟着我,爹娘身边便没人了,我心中放不下。”

    佘芸心中有些不愉,可事情已经有了定论,她再发火也无用。

    绍荣也知道自己这事办得不好。“咱们和爹娘一起结伴出发,这段时间你也能摸清他们的性情。以后相处久了,便知道公爹婆母也没甚可怕。”

    他拿出一个盒子交到佘芸手上,佘芸接过打开一看,里有除了银票,便是一些地契。

    “我把陇县的私产都卖掉了,这些银子你看着用。剩下的田契铺子,每年都会有人交帐。

    回头等人到了晋阳,我再和你细说。到时候这些都需要你来管了。”

    佘芸心知这是绍荣对她的信任。也是为了告诉她,他们家里她说得算。

    “这次是我不对,只是当时爹娘那样,我久未在膝下尽孝便自作主张了。以后有事,我定会先与你商量。”

    佘芸听他如此说气也消了“政事上也不用都与我说,家事还是要商量的。”

    从陇县到晋阳坐马车大概要半个月。到了河中府二队人马就要分开。

    “小明,阿松,我爹娘就托给你们照顾了。”都是自小在眼前长大的孩子,小明和阿松早把绍荣父母当作自家的长辈。

    “你就放心吧,等叔婶把家里安顿好,我还送他们过来。保证不少一根头发。”

    看着小明拍胸保证,阿松忍下吐槽的想法“这次分别也不知道何时能聚”林语松打算回乡后多陪陪家人。

    兄长在外做官,妻子又有了身孕,他在家中父母也安心些。“若是有需要兄弟的,就捎信给我。”

    另一边巧娘还在和儿媳叮嘱“绍荣自小身子就弱,冬日里怕冷。

    听说晋阳很是严寒,我看陇县砌的那炕不错。回头到了地方趁天还暖和赶紧弄好了。天冷就不怕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