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后的一队了。要不是为了等这批货,咱们也早走了。”
冯绍荣感兴趣问着领队的“您是这条道上走熟了?是打算走到哪个城?”
虽说搭着队伍向南,商队最终的目的地可不是平江府。“咱们家在□□,算算日子,等到了家正好赶上过年。”
“到了我们那儿,我帮你们打听有没有船去南边”绍荣听了只笑了笑“坐船快是快,不过等咱们到了□□都过年了,船不会开了。”
领队哈哈笑着“官船是不会有,河道上又不是只有官船能坐。”听他这意思准备找私人的船。若是真要坐私船,绍荣他们可不敢坐。
连官船都要防备水匪,更别说私人的船,只怕船上还有披着良民外衣的水匪。
“□□是个好地方,当年有刘关张桃园结义,传为佳话。到了□□,咱们肯定要找个机会去看看。
或许,就在□□过个年,感受一下与咱们江南那边不同的风俗。”
领队一听也挺高兴“没错,你们读书人不是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了咱们□□,正好可以留下好好玩玩。等到官船开了,再南下不迟。”
看着领队的回到队伍前面,永康想着商队的路线问他们“等商队到了宋州,咱们要不要留下?”这是离京城最近的州城,若有消息也能早点接到。
既然出京了,林语枫反倒不再犹豫“永康叔,宋州离的太近了,我也觉得□□适合。不管是回乡还是进京都方便。”与京城也有安全距离。
“小叔,宋州咱们不熟悉,又大过年的。不管是吃住还是打探消息都不方便。我看这朱领队的,既是□□本地人,这些事找他问问也容易点。”
朱领队带的商队是他自己家的,为了货物安全还找了镖行的人帮忙押运。绍荣他们跟着走,分担了一部分的银子,才能得到商队的庇护。
“有机会大家也可以和队里的人探探消息,看看朱家可不可靠。只要不谋财害命,花点银子能帮忙办事就好。”
看他们带的货有些是玉石或皮草,都是南方紧俏的货,因该是正经商贾。
“岳父,皇上还没有消息吗?”高仪见到林介甫,迎上前紧张地问。
皇上自秋收时便领军出征,捷报频传,原以为皇上能早日回朝。没想到,因北汉在垂死前还派出刺客将皇上刺伤。
林介甫摇头坐下“除了五日前得到皇上重伤的消息后,就没了音信。”
看见高仪急得团团转的样子,林介甫无奈道“我早前就告诉过你,皇上若有出征的意图一定要劝诫,定不能让圣驾涉险。
咱们只要进儿得到太子之位,一切即成定局。再等待时机即可。现在皇上消息不明,太子未定,万一…”
万一皇上这时有不测那他们的谋划只是一场空。若是皇上顶不住下诏禅位,那他们的结局只会更惨。
“我怎么没劝了?可皇上能听我的嘛?他一直都想着能做番功业给自己正名。
这次北汉内有穆飞劝降,外有大周四面包围,正是收复的好机会。
谁能想到护卫众多的情况下,皇上会被刺杀?”
林介甫也知不是高仪的问题,皇上在早朝说出亲征时,他和几位大人就开始劝阻。结果确如高仪所说,若是皇上能听他们的,太子早就立好了。
绍荣一行到达□□时,天色已然不早,一路上风尘仆仆,只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好在领队的朱元守家里有空置的宅院,先借给他们暂住。
“也不知得等多久,咱们还是等化冰后,乘官船回去比较稳妥”在赶路时,他们就商定了在□□住到开衙。
等到年后开衙时,往来的商队会渐渐多些,打探消息也方便。
明日就是年三十,外面寒风肆虐,□□城里除了白日里大家拜年时能见到人,过了未时外面基本见不到行人。
绍荣他们出发时带的干粮吃的差不多。又和商队里的人买了一些,撑到开市没问题,麻烦的是缺菜少肉。
虽然在异乡,过年还是要吃些好的。他带着徐立出去想碰碰运气。“老爷,市集在这边,你往哪去啊?”天气太冷,绍荣不想多作解释,招手让他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