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人穿越全家不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 第58章(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当初老师住在奥园时,留下秦烸和秦炐陪伴。平时老师也会指点他俩学习。

    有一日,绍荣去书房正巧碰到他们三人在看地图。现在想来,他们看的应是军事地图。

    只是绍荣的惯性思维没觉得地图多重要。且当时他们三人也没什么紧张慌乱的情况。

    老师更是让他上前,与他讲了些地理知识,连边防驻地也告诉了他。当时他们研究的是怎样夺回燕云十六州。

    “绍荣,你也来说说。”老师当时让他谈谈若是要夺回这些地方,该如何部署。

    “若想夺回燕云诸地,首先要把北汉灭掉。若不然,北汉与东戎一联合,想夺地便要加倍困难。”这一点只要对大周了解的都知道。

    “夺回后,可据太行险地。慢慢蚕食。”秦烸蹙眉直言“只怕在蚕食时,东戎已经壮大到可以挥军南下了。”

    这点绍荣也知道,关键就在东戎手中的燕云之地,即可以做为东戎的驻军要地,又能给东戎国带来丰足的粮食。

    “虽说,南边已经统一,可百姓才休养几年?若是再大战不仅消耗钱粮,对人口也会有重措。”

    毕竟在工业不发达时,没有机械代替人力,哪哪都需要人。

    “要是收复北汉,再迁都到太行以西。京城就不用直面东戎国威胁。”

    想到与大周相似的宋朝,绍荣玩笑地说道“若是能搭上北汉内的朝臣,与之相联合后,里应外合。

    先制造内部矛盾,再以利诱之,外以兵力围困,内忧外患之下再劝降。

    可比直面攻打要省时省力,往往让国家分裂的不是外敌,而是内斗。”

    听到他说的这番话,白谨钰和秦烸不由地对视了一眼。“北汉收复后,对东戎国的防御线也能缩小。

    若是能蚕食夺回云州这边的九州,那么收复失地指日可待。”

    说的轻松,做起来难。绍荣自己都觉得想得挺美。东戎是不可能眼看着你打北汉收云州的,除非他们自顾不暇。

    “战场上瞬息万变,对时局的把握不是我这个门外汉能做到的。

    不过,我认为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后勤能跟上。将领有良兵利器,有充足的粮草,对一个军队来说是最基本的。”

    “如今南有交趾找来的良种,粮食虽已经大有改善。可跟东戎交战还是不够充分。”秦烸说完陷入了沉思。

    秦炐看他们说来说去也没说出怎么打“既然迟早要打,还不如把先兵练起来。等到时机到了,尽可一战。”

    绍荣挺赞同这点“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平日训练充分,在战场上才能存活。”

    白谨钰指着地图喃喃道“北边是由韩仲询驻守,贺晋如今调至定州,李翼现在守着沧州。

    除了这几路军,在南方还驻有二路兵马,剩下的就是在京中守备的禁军。”

    绍荣当时未曾细想,现在想来那时,朝中应该就有了攻汉之意。更扯的是高太宗竟搞了个御驾亲征。

    按理说北汉收复,更应该大肆宣扬才对。现在京里一点风声未有,且加上老师信中所言,皇上这次亲征很有可能负伤了。

    由此可见皇上性命垂危,又未立太子。“若是皇上有恙,那么…”那么国哀时就会取消大比。

    “若是皇上安全抵京,各路已经请旨的将领,开弓没有回头箭,势必要大乱一场。往好处想,不管哪种情况,新皇登基肯定要开恩科,不过是多等一年。

    “老爷”是赵叔回来了“后日有个大商队回南边,我已经和他们领头的说好了。若是过了辰时,咱们还没到,他们就自行出发。”

    这时徐立也回来说“码头说往南的官船已经停了,这会河上结了冰,船走不了。”

    绍荣看永康他们还抱有侥幸,提议道“不管怎么说,咱们先离京,

    商队行走不快,若是再有消息,咱们也来得及回来。可万一真的乱起来,可是会有性命之忧。

    君子不立危墙,咱们赶快收拾吧。”

    第二天,除了林语枫在家指挥众人准备行李和干粮的。绍荣叔侄分别出去打探消息。

    永康去找蒋化文。绍荣就到街上闲逛,路上的行人神色平静,未有慌乱,看来消息还未到京。

    不过巡街的守卫人数明显比以往多。粮铺里粮食也算充足,采买的人也不少。

    绍荣进到粮铺意思地买了二升白面。等他出来时看见了一张熟面孔。

    刚才这个才从二条街外的另一家粮铺出来,当时绍荣正从茶楼里出来,迎面就看到这人。

    若不是这人的脸上有个大痦子,绍荣也不会有这么深的印象。

    为求证想法,他又走回茶楼对面的粮铺。果然,这里也有刚才在那家粮铺买粮的采办。

    这几人的穿着看着就像大户的管事。绍荣干脆雇了辆车,在城里各个卖粮的街上绕了圈。证实了他的想法后,便回到了住处。

    即使再想考进士,那得要有命在才行。既然证实了京城会有大乱,绍荣他们便按照约定的时间跟着商队一起向南方出发。

    “冯举人,你们这是赶巧了,咱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