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冯绍蕴难得不用人叫,就早早起床。乖乖坐在桌边等着吃完早饭就和哥哥去竹下庄。
这还是他第一次去,可不能因为睡懒觉就错过了。“哥哥,早”绍荣看他一脸我很乖的样子,不禁笑出声。
阿蕴出生时家里和他同龄的孩子少。他以前都是村里其他家的孩子玩,开始玩的还不错,这一二年开始就不愿意和别人玩了。
像阿蕴这样时不时就能有糕点吃的孩子,村子里基本没有,所以和他玩的孩子总是向他要吃的,
一次二次他还不在乎,次数多了,那些孩子总吃他的,却没给他吃过什么,他就不愿意出去了。
加上今年他又去了镇上念书,回到村子里,一起玩的孩子就越发少了。
“哥哥,你还会赶车啊?”绍蕴看着大哥赶骡车的样子惊呆了,他还以为他哥只是读书厉害,没想到车也会赶。
“自古君子六艺,御是其一,我这只是赶个车,简单多了。我在县学里除了学经写文,还学了射箭。”
绍荣对他说“哇~!就是拿弓射的那种吗?”男孩子有谁不喜欢射箭呢“对,你现在好好学,将来进了县学也能学射箭。”
为了让他能认真读书,绍荣先给他画个饼“下次我回家再考你,要是你学得好,我就做个弹弓送你。”
绍蕴一听弹弓来了兴致“真嗒?哥哥,我肯定好好读书,你什么时候做弹弓给我?”
绍荣弹一下他的脑袋“还没学呢,就开始要东西。等着,咱们今天先去庄子上,找个废窑,给你先烧几匣子泥丸。
下次回家我就把弹弓带回来,只要你用功了,不仅弹弓给你,还带你到竹头山上打兔子。”至于山上有没有兔子就不重要了。
绍蕴满怀期待地到了庄子上,以致于他走哪都要看看有什么东西,在他下次来时可以当做猎物打。
到了庄子上,绍荣告诉永乐伯,已经找人来拉炭了,暂时不用担心竹炭放不下。又领着永宁叔去山上教他找冬笋。
“等大家空闲时,就找些装上,给那几家酒楼送去。不要挖太多了,挖多了伤林。”安排好了庄子上的事,他带着绍蕴赶着装满东西的骡车,又往家赶。
“娘,车上留一篮子冬笋,我吃过饭就去镇上。”巧娘诧异地看向他“晚上不住家里了,什么事这么急?”
绍荣搬了二筐竹炭放进杂物间“今天还要去秦先生那,办完事了,就直接去县里。等到下次休息再住吧。”
“我送些竹炭过去,正好今年新出的冬笋也拿去给他们尝尝。”乘着休息,去秦府一趟还款,再还一年,他就无债一身轻了。
“秦先生帮了你大忙,你去看看他也好。既然这样,我马上做饭,你吃了早点出发。办完事也能早些回县里。”
巧娘拿了二个冬笋“正好家里还有些肉,就用笋子炒个肉,再炒个小白菜,拿俩鸡蛋卧个汤。就行了。”美滋滋地吃完了家常菜,绍荣赶着车去到秦府。
“冯公子,老爷得了新茶说是味道不错,请你去他那一起品茶。”绍荣正看着人搬运竹炭,就被钱进领着去秦学的书房。
冯绍荣坐在秦家的书房里捧着他不知道什么品种的茶,一边喝,一边猜测这茶到底怎么品。
“咳!”听到秦学清喉的声音,他回过神来。“冯秀才年少有为,当初制定的三年计划,应该已经实现了吧?”
冯绍荣也没隐瞒他“秦先生过奖了。今年已经规划好,从明年开始只要按部就班就不会出差子。”
其实他们都清楚,冯绍荣今年完全可以将钱还清。不过二人都没提这茬。
“听闻你最近在找人手?”秦学眼看茶水快喝完了,终于还是张了口。
“是,自从住进学里后,有些琐碎的事想找个人帮忙打理。”冯绍荣不知道他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还是回答了。
“人找到了?”冯绍荣摇摇头“只有个人想来试试,还没见过。秦先生是有人要推荐?”
秦学沉吟一会说道“我想你无非是想找个人来洗衣烧饭,我这里有个人不仅识字厨艺也好,让他跟你去县学。”
冯绍荣没有表态,继续听他说“工钱也不需要你付,只有一点。县学里的有个姓白的教授,你认识吧?”
虽然是疑问的语气,绍荣还是听出了,肯定的感觉。“只要你每次能给他送些吃的就足够了。”
绍荣听完后放下茶碗说道“恕在下无礼只能推却您的好意了。”
秦学抬眼看着他,见他态度坚持只好和他解释“不怪你不肯,入口的东西确实不能瞎送。只是你有不知道”秦学无奈道“白谨钰是我小舅子。”
我滴个乖乖,绍荣没想到还能吃个大瓜。“他有些孩子脾气,自内子过世后,他与我有些龃龉。这次他能来县学,也是我将他的消息透露出去。所以…”
绍荣理解了,人小舅子本就不待见姐夫,逍逍遥遥地过的美滋滋,被你们搞来上班能开心才怪。虽然他因此得了好处,可不能同意这事,只能抱歉回绝。
“也罢,是我强求了。”秦学也是没有人能帮忙才想出这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