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永昌和巧娘按理应该要早点回村,免得太迟了天黑,路上不好走。
可他们谁都没提一下。绍荣摸不准还有什么事,不过他没当回事,只以为爹娘还有事要办。
等到申时,四人大人一起出了门,还不让他们跟着,神神秘秘的。
他当时回房里温习功课,后来爹娘回来了也没问。等到再一次回村的时候,哐哐的二个大雷就砸他头上了。
第一件事,是个喜事,他娘怀孕了。高龄产子不是没有,但是以他娘如今三十岁的年龄,又是在这种医疗落后的时代,他是真的担心。
还没等他消化这件事呢,又一个大雷砸下。
第二件事,也是个喜事,他爹娘给阿芝相看了人家,而且已经相中了。
“不行!”绍荣绝对不同意,不管是哪家,让这么小的女孩嫁给别人,他怎么能放心。
虽然阿芝是姐姐,但他是当妹妹疼的,甚至对阿芝,他还怀有一颗老父亲的心。
巧娘只当他黏人,笑着说“你反对什么,这么好的事。放心,我和你爹也不愿意阿芝嫁太远。
你舅家就在林家隔壁,阿芝嫁过去,我也安心。林家的家境又不错。
对了他家的林语松和林语枫不是也在于秀才那边进学吗?”好啊,终于知道自家白菜被谁惦记上了。
“谁?”绍荣咬牙问道“啥?”巧娘给他没头没尾问地奇怪“定给谁了?”
永昌也满意林家“是林家的长子林语枫,他家幼子虽然年龄也对的上,但到底小了阿芝一岁。夫婿大点好,才能疼人。”
对此,绍荣不发表意见,在他看来姐夫是谁不重要,阿芝过的好才重要。“爹娘上次去舅家就是去相人的吗?”
巧娘点点头“阿芝在你舅家住着,又和林家姑娘玩的好。林家娘子就动了心思。
她家长子今年十七,已经是个童生。看他妹子的长相,林家大郞长得也定不会太差。
而且,林帐房虽说住镇子上,他家在李家村还有十几亩地。”
不然就靠林帐房的月钱,怎么能供得起二个儿子一起读书。
永昌夫妻说这事的时候,也没避着阿芝。绍荣一转头就对着阿芝既懵又羞,有点开心又有点惶惑的脸。
才十三岁啊,就要订亲了,绍荣老父亲的心真是酸涩又有些郁火。
“阿姐还小呢,林家能等?”林语枫大阿芝四岁,等阿芝及笄也得二年后了。
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万一荷尔蒙一冲上脑子,再来个七拐八亲的表妹,表姐,青梅之类的。不行,绍荣赶紧打住越想越多的脑洞。
“原本我和你爹也是这样想的,毕竟林家长子是要等咱阿芝三年的。”巧娘心细也想到这宗。
“可林家也说了,林语枫已经是童生了,明年还要参加院试。先把亲事定下来,好静心读书。等到阿芝十六后,再成亲。”
十六岁也很小啊,初中才毕业,就要到人家家里侍候公婆。“娘,我还想着等我中了秀才再给阿姐找婆家呢。”
巧娘只觉得儿子不靠谱“你今年才十岁,十岁!等你能上场考了,要几年?
再加上考秀才的时间,就算顺顺利利地一次考上,阿芝都不知道几岁了。
你以为选女婿是挑萝卜吗?随便就能找着了?那萝卜看着好的,有的心里还是苦的,更何况是个人?
有了好的就得快点定下来。”绍荣看他娘凌厉的眼神,缩着脖子不敢啃声。
巧娘对林家这门亲事特别满意,林家有房有地,林账房能供二个儿子读书,家底不愁。
林家女儿和阿芝关系好,姑嫂之间就好处,再说女儿家总是要出嫁的。除了公婆就只有一个小叔子,家里人口少,关系简单。
其余的亲戚住的也不算近,成亲后就住在亲舅家旁边。林语枫人品样貌不谈,只他平时在年底能帮他爹清理帐目就知道他不是个不通俗务的。
“娘,不是我瞧不上咱家。林家为何要和咱家结亲?”特别是在大儿子很有可能考上秀才的情况下。
巧娘沉默了地看了眼永昌,冯永昌在一旁说道“因为你小叔。”绍荣听后不再追问。既如此,就说得通了。
林家女儿经常与阿芝来往,林娘子肯定是见过她的。阿芝毕竟小,又没有城府。
林娘子套套话,就能知道冯家不是勒着裤腰带地供儿子读书,以后嫁妆肯定是有的。
再加上冯永康的岳家在府城书院做山长,若是能给林家一个入学的名额,林家别说考上秀才,就是举人也有可能。
阿芝听了父母的话,也理清了原因。当初他们一家是为何分出来的,她是清清楚楚,如今还要靠着小叔才能说这门亲,心里的郁闷劲别提了。
“我不要,我不和他家定亲。”巧娘听了不由瞪了她一眼。虽这事让她心里也膈应,但是不能否认林家的亲事确实不错。
绍荣看着娘和姐姐二人乌鸡眼似地样子,倒想了个办法“等到明日到私塾,我来试试林语枫。”
永昌知道儿子一向有主意问道“你有什么办法?”阿芝和巧娘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