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这会儿已是孟夏节气,谷中暑气渐炽。
林慕一身春衫虽薄,然而她是个怕热的,于是乎言照便见到这位雪扇苏仙千年一遇地将腰间一直当做饰物的团扇拿出来扇风。
林慕回过头来,正巧撞上言照含笑的目光。
言照见她睁得溜圆的眼睛,便两指并拢,不轻不重地在她正一下一下打着拍子扇风的扇子上点了一下,轻声笑了笑,笑得颇为玩味,“我说,苏姑娘,这遍江湖的人都尊称你一声雪扇苏仙,我敢问苏仙一句,你为何总戴着这把扇子呢?”
林慕闻言,故作庄矜地回过头去,也不大看他,只顾扇风纳凉,笑答:“这个嘛…”她娇俏地偏了偏头,“因为好看呀!
言照侧了侧头,还是没忍住,朗笑出声来。
“嗯。”他深沉的点了点头,“这缘由…很深刻。”
林慕见他半是信以为真地哂笑,心想比起卖关子来,还是别跟这只羊皮狐狸耍心机了。
她一边手摆弄着扇柄,一边用一种悠长的语调回忆起来,“其实这扇子背后倒还有一个小‘典故’。”
“什么典故?”
她转过头来看他,他还是一贯温良地笑,岁月便在他身边倒转。
“我叔父是个江南闻名的商客嘛,自我有记忆以来他便天南海北地跑营生去,这些年来,他会说的外邦话一只手可数不过来。”
“我呢,自小便被家中当做个男儿养着,从小便爱四处玩逛去。小时候,有一次,我随叔婶去晋国做生意,那会儿正值上元节,入了夜,我便同四哥哥他们去逛灯。”
聊到逛灯,只见林慕眼中像是被人挂上了一对玉兔灯笼,顿时红亮起来。
“你不知道,那天晚上热闹极了!大街小巷的屋檐下都挂满了各色各样的花灯灯笼,晋国人手巧我是知道的,可没想到能做出那种嘴里会喷火的龙凤灯。我是第一次见,激动得不得了,我四哥哥的人都没看住我,不一会就让我跑丢了影。”
“后来,我走到一个物什摊位前。那摊位上,有一个男子在卖扇子。我走近了,才发觉那卖扇子的男子生得俊朗非凡,我至今都记得那男子的眼睛煞是好看,一双俗事不沾的柳叶眼里流转着天灯似的光……”
林慕极力回忆着那晚的情景,眼神一时迷离,那副神情看在言照眼里,出乎意料地令他说不出的…失落?
他故作无事发生地撇开了眼神,极力掩饰着自己对于她那副花痴样子的不满,硬要装出一副毫不介怀的样子。
这个人不是一直挺洒脱大度的嘛?!什么时候这么小肚鸡肠了?
林慕强忍着嘴角抑不住的笑意,继续说下去,“咳咳,总之我走近那摊子,见灯下卖的都是美人扇,只有这一把扇子上画的是青山暮雪,顿时觉得雅致非常,就想买下。结果,刚问价钱,那男子便说要将扇子赠予我。后来我四哥哥的人都来了,但实在拗不过那男人,便只能惭愧收下了。”
“后来,回了陵平,我越看那扇子越觉得顺眼—青山暮雪,逍遥快意,功成身退,归隐云间,毕生志趣。我不想走我父兄的老路,不要被世俗所误。此身无愧家国后,便远离这俗尘。三餐,风住,归家。漱石枕流,枕山栖谷,一相一思,青山独对。”
我应该说的很明白了吧?林慕心里思忖。
对于言照这些日子欲言又止的态度和心思,她当然是明白的,一直都明白。
她太清楚了,她同言照,是一样的人。
世间的快意生活,是他们活下去的期盼。世间的俗世羁绊,是困住他们运命的宿孽枷锁。
赤条条的孤身一人,又敢说自己想要什么呢?
这样的人,一无所有的人,怎么敢争取不属于自己的高高在上?
可只有停泊在你身畔,我这座飘零许久的孤舟才觉得心安。
……
“哦,怪不得你同碧湘那么要好,莫非日后也想当尼姑?”
林慕狠狠瞪他,白了他一眼,气急败坏地一掌就要打过来。
这杀气凌厉地捶过来的一掌被他顺势接住,收入怀里,他揽着她,拥着她,任她在怀中不情不愿地扑腾。
两人气力终究悬殊,她有些无奈地停下了四处乱抓的手,柔柔顺顺地靠在他怀里。他突然俯下身来,她身心都跟着一颤。
他的头贴在她耳边,沉声吐气,缓缓开口——“别难过,逗你的。”他忽然低徊绵沉地笑,笑意醉人一般,“我懂了,我明白你要什么了。”
他又深吸了口气,孟夏时节朗润清沁的山气卷着幽幽的桃花香盈入心中,“知道吗?苏姑娘,第一次见你时,我就看上你了,只是我担忧,怕给不了你要的,怕耽误你。如今…”他蓦地笑了下,“若你心之所念便是青山白头茶饭相思的终老,我就许你白首不离的独对。”
一天一地的星光铺落在她眼前,有一种不知名的花在她眼中刹那绽放。
“出去后,我便还俗,去陵平苏府提亲。请你做我的苏娘子,可好?”
良久,怀里的人没有动静,他不安地仰起身,探看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