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2章 忽悠蜀王不睡觉(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蜀王府前花园的树上悬挂着各色纱宫灯,春风拂面,暖阳和煦,让人有些懒洋洋的。

    除了蜀王之外,还有一些世家郎君也受邀来了,正坐着听一个妙龄女子弹琵琶。

    琵琶声清亮如滚珠落玉盘,灵动如山涧清泉,配上和煦的暖阳,真是说不出的惬意。

    七郎走上前,朝蜀王躬身行礼:殿下。

    蜀王的目光从舞姬身上挪开,打量了七郎一会儿,笑道:险些认不出来了!果然是战场上改变人!

    旁边的青年郎君看过了,说道:这就是华阳县子?也是运气好、恰逢其会。朝廷大军所向披靡,谁跟着去都是立功。可惜殿下不能去,否则连百济、新罗都一并纳入我朝版图了!

    蜀王心情大好,摆了摆手让七郎到下首坐下。

    七郎侧对着的,就是横抱琵琶的女子,鬓边簪了一朵开得娇艳的海棠。

    这些富贵闲人嬉笑玩乐,一时也没人跟七郎说话。

    等琵琶声停,蜀王才招了招手,让七郎上前一些,随意地说:轮到你了!说一说在高句丽的事吧!怎么听说你跟圆真和尚里应外合、智取的平壤城?

    其他人也看着七郎,有的不屑,仿佛他跟琵琶女一样都是取乐的;也有的神色郑重,坐得端正一些。

    七郎不以为意,洒脱地甩了甩袖子,笑道:传说也没错,我跟高句丽王和大臣说了长生之事,他们都信服了。只可惜大军攻城,他们惶恐难安、最终自尽了。

    他说得简单,却更勾起了蜀王的好奇心,你还懂长生之术?你才活了多久!

    七郎笑道:有的人活得很长了,不过如草木一般。有的人活得不长,却仍记得未出生时的事,知道道的源头。殿下若感兴趣,我就说一说飞升成仙的秘诀吧!

    蜀王似信非信,狐疑地看着七郎,点头示意他往下说。

    实在是泉盖苏文那样的枭雄都信服,这赵道士(和尚?)想必真的有点本事。

    七郎微微一笑,开始了神棍的表演。

    人的身中有三尸虫。七郎指了指大脑,手凭空一抓,有什么出现在他掌心,又瞬间消失。

    上尸虫名彭侯,存在于人的识海之中。它让人变得呆滞,被虚幻梦境所迷。

    中尸虫名为彭质,他在人的胸口。七郎又挥手在胸口一晃,仍然有什么闪现又消失,它让人终日痴心妄想,为得不到的东西而烦恼。

    殿下若有烦恼,就是这彭侯作祟!

    蜀王皱了皱眉,他的烦恼可多了,最大的烦恼就是父皇太偏心难道想做太子,也是他痴心妄想?

    花园中一片安静,七郎朗声道:下尸虫名为彭矫,在人的下丹田。它让人沉迷于饮食男女、声色欲念。

    原本因他年少而不以为然的人,听到这一席话,都有些不自在觉得自己身上寄生了虫子。

    七郎放缓了一些声音:三尸令人陷于烦恼忧愁之中,又如何能长生?故而道家求长生,便要斩三尸。南极仙翁、赵公明等神仙,都是斩三尸而飞升。

    听起来煞有介事的蜀王问:那如何斩三尸?你能把三尸捉出来?

    殿下说笑了。七郎笑道,所谓三尸,不是虫,而是神,这如何能捉?

    关于三尸是神的说法,起源于宋朝,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新颖的。

    七郎正色道:三尸,是三位神仙寄宿在人的身体中,每当人入睡之后,就悄悄到冥府汇报宿主做了什么事。冥府的判官们则将这些记下来,这是生死簿,百年后计算功过。

    蜀王是个聪明人,立刻有了一个想法:如你所说,那只要人不睡觉,三尸就无法离开。那冥府也不知道我的功过,是不是名字也不会出现在生死簿中,也就可以长生不死了?

    王爷英明!七郎立刻奉承地说。

    旁边的纨绔郎君们被七郎大多忽悠得晕乎乎的,还是有个别保持清醒地问:可人怎么可以不睡觉呢?

    七郎垂眸:不得不睡时,便服丹药,让三尸迷糊。

    众人恍然大悟,这就是道家服丹药求长生的原因了。

    蜀王思索了一会儿,内心还是被长生的念头吸引了,迟疑地问:你是慈惠禅师的弟子,如何懂道家修行方法?

    七郎淡然一笑:佛家也是一样的。坐忘无我,真正的得道高人,打坐修行,同样能让三尸迷糊。

    殿下若觉得此法不可行,也可清修。三尸也不一定要斩,所谓三尸,是人的所想、所思、所欲。无思无想,无欲无求,那就能得道成仙了。

    蜀王哼道:无思无想,无欲无求,那是行尸走肉!

    这么一想,还是不睡觉的方式容易实施一点。

    那如果服丹药,你有何丹药?蜀王问。

    七郎郑重地说:我不懂炼丹。殿下,我所说的,也是我先天之灵所得,但我并没有尝试。殿下若要尝试,也可请其他道长论证。○

    论证肯定是要论证的蜀王瞟了七郎一眼,这赵道士能如此坦荡地说出来,可见确实有几分把握。

    难怪能说服高句丽君臣,果然有几分道行。

    七郎见蜀王有几分相信了,面上一片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