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1章 去蜀王府(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董月明很快就过来了。

    张老太太拉着董月明手,细看了一会儿,开心地说:这孩子长得真好,跟七郎是一对!

    她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手帕,打开帕子,里头包着的是七个黄澄澄的铜镯子。

    你们每人一个,不值什么钱,留个纪念!张老太太给外孙媳妇们发着铜镯子,递到胡英子手里时,迟疑地说:你戴是小了点。

    胡英子大咧咧地说:不小!我再瘦一些就能戴了!

    价值多少不重要,这是老人家的一点心意。

    张老太太一个个地看去,笑眯眯地对周氏说:你这些儿媳妇个个都好!我也要跟大郎他们说,一个贤惠的媳妇才是家族兴旺的根本。都好好的过日子,别学那些不成器的,有几个钱就纳妾!

    张氏妯娌都很高兴,听听老人家说的话,哪里糊涂了?分明再清醒不过了!

    如今这时代妻妾分明,妾的地位形同奴婢,有些人家宴席时甚至让妾出来陪客、把怀孕的妾送人反正孩子也不一定是自己的。

    所以好人家的女儿,是不会给人做妾的皇家除外。

    但尽管如此,谁也不想自家丈夫买几个妾回来恶心自己。

    除非是对丈夫没感情的,那就乐得有人帮自己服侍丈夫,反正也不影响自己的地位。

    周氏看着儿媳妇们,笑道:我也这么说。时常告诫阿贵他们,这个家都亏了媳妇们操持,不要辜负自家媳妇,老赵家没有这样的家风!

    一起进来敬酒的赵家兄弟齐齐看着赵四郎

    赵四郎:娘你说就说,干嘛要点我的名?我是那样的人吗?

    要说你也说老七啊!

    张老太太看到一串齐刷刷的外孙,笑得更开心她这辈子,是没什么遗憾了。

    前面的宴席也都是说笑声,像郭家这样的远客,都好奇七郎是怎么立功的。

    七郎摆摆手,赵仁和赵义就出场了

    事情从他们俩口中说出来,比七郎自己说的更曲折、更精彩纷呈。

    什么辽东城头大战三百回合,引天雷炸塌城墙;平壤城中,舌战高句丽君臣,让他们跪下拜服

    那高句丽王见七叔如天神下凡,心里怕得不行,哪里还敢抵抗?跪在七叔脚下,一个劲的求饶。

    这夜里唐军攻城,高句丽王吓得就自尽了!

    是的,是自尽,绝不是我们派刺客。

    现在辽东各城,都流传着七叔是轩辕黄帝的座下弟子,提起他的名字,都能禁止小孩子夜啼!

    乡亲们赞叹:不得了!不得了!

    现在吃的半饱了,听个故事消消食,一会儿还能再战三百回合!

    虽然是故事,但赵七郎也很厉害了。

    孙猎户也拍着大腿说:我就知道阿全厉害!他一个人就能打一头大野猪!高句丽人算什么?能有野猪厉害?遇到我们阿全,是他们倒霉!

    众人一边说笑着,一直把桌上的好酒好菜都消灭干净,才抹着嘴依依不舍地散去。

    赵老汉送着客人,心里嘀咕着又让乡亲们吃了一顿,啥时候轮到他家去吃回来呢?

    哦,对了,蜀王妃邀请孩子他娘去吃席!那得好好吃一顿!

    七郎还没有告诉家人,去蜀王府赴宴是要准备一份厚礼的。

    夜里,赵四郎看胡英子摆弄那个铜镯子,不解地问:给你买的首饰也不少了,你就喜欢这个铜的?

    胡英子硬挤着戴进手腕里,勒出一圈肉来,轻声说:这是老外婆的心意呢!

    赵四郎凑过来说:我还不知道?你就是想着外婆说的话,用这个提醒我!要我说呢,你们别疑心我,要疑心也是七郎。他以后当大官,难道能不纳妾?藲夿尛裞網

    不过也说不准,听说朝中有个大臣,他的夫人宁可喝毒药也不许丈夫纳妾。所幸那不是真的毒药,只是一坛子醋。

    胡英子哼道:我看幺弟是个重情的,未必会忍心让妻子伤心。

    赵四郎摸了摸下巴,觉得胡英子说得也对,嘀咕:可是老爹说要七七四十九个孙子孙女,不纳妾怎么生得够?媳妇啊,其他人指望不上,咱们可要抓把劲了!

    胡英子推了推赵四郎:别吵着孩子们!

    晓得!赵四郎笑着吹熄了灯。

    现在他身强体壮了,终于可以翻身做主了。

    这样的对话,也发生在赵五郎和赵六郎的房里张老太太的一席话,让外孙们和媳妇的感情更好了。

    开心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多时就到了元宵。

    益州城的元宵节有灯会,同样很热闹。

    现在老赵家在城里有宅子,小孩子们就跟着爹娘一起去看灯,夜里住在城里的宅子。

    七郎也要送周氏去蜀王府。

    周氏虽然做好了准备,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上了马车还不停地念叨着去到王府要怎么做

    跟着旁人一起行礼、该进就进、该退就退,吃东西就随便吃一点,不要让人看不起

    七郎笑道:娘别担心,我也要去拜见王爷,就在前院。你在后面有什么事,就让人去寻我。

    周氏定了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