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六郎等人得到消息,都在家里等着赵四郎。
虽然平日都不怎么想得起赵四郎,可一想到他远行归来,家里人还是很激动的。
怎么还没回来呢?赵六郎一身锦袍,伸长了脖子在门口张望:难道太子要留四哥用晚饭?
赵仁和赵义干脆跑到坊市口去等,过了一会儿吆喝着回来:四叔回来了!还带了好几个人呢!
赵六郎连忙问:男的女的?
赵仁和赵义齐声道:男的!
赵六郎松了口气。
正说着话,赵四郎带着他在途中收的随从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带着满满当当的东西。
赵六郎冲上前,又猛地顿住脚步,迟疑地说:四哥?
赵四郎摸了摸小胡子,笑道:不认得我了?
赵六郎终于认清了面前的人,冲过去揽着赵四郎的肩膀:四哥!你终于回来了!我们天天都思念你!
赵四郎感动得热泪盈眶:好弟弟!
一边招呼人搬行李,一边看向赵仁和赵义:你们两个小子也到京城来了?你们幺叔呢?他在国子监读书吗?
赵仁和赵义同时看向赵六郎,赵六郎勉强笑道:进屋再说!进屋再说!
赵四郎笑了笑:神神秘秘的,想给我个惊喜?
赵六郎苦笑四哥别受惊吓就好了。
到家之后,赵四郎先礼数周到地拜见罗先生,感谢罗先生照顾弟弟们、教导两个侄子,又跟郭彤、安二娘等人见礼。
他这才知道,他离开这几年,两个弟弟都结亲了,而且亲家不是当官的就是富商!
这证明什么?证明老赵家门第高了啊!
他高兴地说:回头给你们补上贺礼!我这一回也带了好东西回来,一起放在滕王那里,等卖出去了,就能分到钱!
万里迢迢远行,太子和滕王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眼见都要开席了,七郎还没回来,赵四郎问:幺弟不在长安?
赵六郎知道这事是瞒不住的,只能慢慢将七郎出征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果然,赵四郎一听是征高句丽,铁打一样的身躯开始发抖高句丽,是天明村人的阴影!
怎么可以让他去?赵四郎握着拳头,哪怕不当这个官了呢?回到益州去,我们也是富户了!
赵六郎无奈地说:是他自己要去的。幺弟要做的事,我们哪里拦得住?幸好一直也没有战报回来,没有坏消息就是一路顺利了!
赵四郎失魂落魄般坐在一旁,呢喃:那是高句丽啊!那不是高昌,不是吐蕃,是高句丽!
在天明村人的心中,高句丽就是一头巨大的怪兽,吞噬了他们的亲人。
全家气氛凝重,罗先生安慰:此战我军气势如虹,朝中宿将齐出,七郎又带了新的火器,击败高句丽是有很大胜算的。
男子汉大丈夫,岂能因为畏惧就裹足不前?七郎请缨出征前,征询过我的意见,我是同意的。人生总有意外,安稳呆在家里,也有吃饭噎死的。既有机会,建一番功业才不枉此生!
这个道理,赵四郎如何不懂?
他就是不甘心做一个农夫,才去陇西、出吐蕃!
可他自己能够冒险,想到幺弟冒险,心还是钝钝的痛。
此时此刻,他终于知道当自己不安分时,家人的心情想必也是担忧又心疼吧?
安二娘笑道:我们家的商队有去到渔阳的,说那边很安静。想必是我军占优势,若是敌军占优,渔阳肯定也要紧张了。
赵六郎说:对!就是这个理!四哥,你别担心啊,你看你一慌,阿仁和阿义都快吓哭了。
赵四郎抬头望去,赵仁和赵义果然惶惶不安。
他摸了摸两个侄子的头,叹道:我明日就去打听辽东的战事,吃饭吧!
赵六郎松了口气,连忙招呼众人吃饭,又说这厨子是安家陪嫁的,做得一手胡人的菜
四哥没动手打他就太好了!
赵大郎送赵仁和赵义进京时,得知七郎出征的消息,还挥拳揍了他两下。
赵六郎也冤枉得很,他拦得住七郎?要是可以,他倒是想替七郎出征,可替不了啊!
吃过饭后,赵六郎又跟赵四郎说家里的事,还拿出百货行的账本:家里分了家业,百货行是四哥的。七郎和我商量了,等你回来,就把铺子还给你。
赵四郎刚刚从七郎出征的消息中回过神来,又受了惊吓。
什么?他才出门几年,就变了一个天下吗?
太子换了人就算了,老赵家还分家了?
我不在家,你们就把家分了?赵四郎瞪大眼睛,把我分出去了?
赵六郎连忙说:四哥冷静!不是把你分出去,是提前分了家业!爹娘的意思
他把分家业的事情细细说了,把赵四郎的那一份也说得清清楚楚。
赵四郎现在不差钱了,他走这一趟,把从长安带的茶叶和丝绸卖给吐蕃人,又从吐蕃带回大量东西,可以大挣一笔。
长安城的百货行,家里又分给他,可以说爹娘对他很不错了。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