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寒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2章 远归的人(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人与人之间的悲欢是不相通的。

    征高句丽的大军尚未还朝,前方的战报也是滞后的。

    这一年夏天,对长安城百姓来说,最大的盛事是玄奘法师回来了。

    与西行取经时偷渡相比,如今已经名扬天下的玄奘回朝,引起了万人空巷的轰动。

    赵仁和赵义此时也来了京城,跟董昊等人一起聚集在围观的人群中。

    听说玄奘法师皮滑肉嫩,妖精最喜欢吃的!赵仁煞有介事地说。

    周围的人都好奇地看着他:有这事?你听谁说的?

    赵仁顿了顿:小时候听我幺叔说的!

    幺叔还说,唐僧肉又香又嫩,只要吃了他的肉就能长生不老。

    不过,赵仁表示很怀疑,要真有这个功效,玄奘法师根本走不出长安吧~~

    旁边一人笑道:我曾有幸见过玄奘法师,他相貌俊雅,不输于士族郎君,但也不是文弱之辈。

    不弱吗?赵仁和赵义惊讶。

    幺叔的故事里,唐僧都是要人救的~~

    已经去了国子监太学读书的董昊点头:应当是不弱的,西行路上多少匪徒?他要是孱弱,怎么走得了这条路?

    那个似乎认识玄奘的人说:西行路上,玄奘大师除了弘法,还渡化了不少匪徒。

    渡化是哪个渡化?

    少年们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个人。

    此人笑道:阿弥陀佛!若能言语渡化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若是不能,禅杖渡化也是极好的。

    少年们:

    正在议论间,听到官府安排的礼乐声响,却是玄奘法师进城了!

    人群顿时轰动,长得高的伸长了脖子看,长得矮的叠罗汉!

    此次迎接玄奘法师的仪式规格很高,朝廷派出仪仗,迎接玄奘法师进宫,皇帝亲自接见。

    赵仁、赵义等你举着我、我举着你,终于远远看到了玄奘法师的身影,对隆重的排场羡慕不已。

    这就是大法师啊!难怪先生说,出家也是一条出路呢!赵仁羡慕地说。

    赵义跟着叹息一声,又遗憾地说:我们是没有慧根,也就看幺叔的了!说起来,征高句丽的大军回来,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排场?

    两个人畅想了一下幺叔回来,也万人空巷的欢迎,笑得露出两排牙齿。

    一旁的董昊微微摇头,不好打击他们那可是征高句丽啊!

    在战报没回来之前,谁知道胜负呢?

    也就赵家人信心满满,觉得赵全去了就所向披靡。

    玄奘法师回京的热闹,让全城百姓津津乐道,但对赵家人来说,更兴奋的是跟随文成公主进藏的商队紧随着玄奘法师回京了。

    也就是说,当上了公主府司丞的赵四郎也回来了!

    赵四郎一行人带回了不少牛马、药草、香料,浩浩荡荡的,队伍中甚至有好几头牦牛!

    牦牛皮毛特别厚、角特别威风,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风尘仆仆的赵四郎望着近在眼前的长安城,泪水模糊了视线。

    主动请缨去吐蕃,他只是想让自家能搭上皇家的线做买卖,对吐蕃一行要多久,并没有太清醒的认识。

    他们去的时候有一百多个和尚,还有几十个负责商贸的人,如今只回来了一半。

    除了留在吐蕃的和尚,还有许多是倒在了路上。

    两坨高原红,见证了他们这几年的艰难。

    赵四郎非常想念家人,这思念在过去几年无数个日日夜夜,仰望高原澄澈的星空时深入骨髓。

    他想念爹娘,想念兄弟们,也想念英子和孩子们

    因为思念,胡英子在他心里,也成了当世第一的美人。谁要说英子长得不好,他就要抄家伙上了。

    如今近乡情更怯,他想:京中的铺子,有幺弟在肯定安排妥当的。回来就能见到幺弟了,他在国子监读书,不知中了状元没有?

    英子带着孩子们,大约还在天明村。她应该也知道我当官了吧?不知有没有为我高兴?

    但又担心英子不理解他,生气改嫁了怎么办?

    这心情七上八下的,竟觉得进城这短短的一段路,比走过的千山万水更遥远。

    可他现在是官员的,得先去鸿胪寺复命,才能回家。

    太子和滕王听说去吐蕃的人回来了,高兴地接见了赵四郎。

    这茶马商道,可关系到同化吐蕃的百年大计,赵四郎等人,就是这条路的探路者!

    赵四郎也没想到,他离开几年,原来的太子就已经薨了,晋王成了太子!

    但想到茶马商道的事,晋王就是布局者之一,晋王当了太子,对自家来说是好事?

    他定了定心神,恭恭敬敬地行礼,将此行的见闻细细说来。

    送文成公主到吐谷浑时,正好遇到吐谷浑叛乱,席君买将军平息了叛乱。文成公主让人带着礼物去慰问了嫁到吐谷浑、受惊的弘化公主。

    弃宗弄赞亲自带兵到柏海(今青海札陵湖)迎亲,然后他带着工匠先行,为公主开路。

    在前往吐蕃的路上,他们还是遇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