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看书太少了。那以前要发生旱灾了怎么办”
陈半海说:“为了预防旱灾挖井,魏氏族长厉害啊。在我老家,也是打井,找水脉都是请镇上或县里的风水先生来找,包吃包住,包接包送。嫌贵,也有人找路过的风水先生。”
周往齐点头:“咱们这儿也差不多。顾弟以后最差的日子也很体面了。”他话锋一转:“据可靠消息,明年降水肯定会少,会有旱灾。顾弟你可以抢占先机,控制水源和囤积粮食。”
这话让陈半海想到了伤心事。当初他哥哥就是因为上游大地主截了水,下游的村子不得不打起来抢水,打破了头,死了。
他比顾应山还愤怒:“只有你们是人,农民不是人吗?还控制水源?”
周往齐说话的时候忘了陈半海穷小子的身份,自知失言,恼羞成怒:“我有说过农民不是人吗?不要污蔑人。我只是把潜规则说出来了而已。
哪个地主的地不是更靠近水源,分水的时候不多截留一点,等着禾苗□□死啊。自家都保不住,管别人呢?各凭本事罢了!”
因为这个,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顾应山于是说了句公道话:“周兄说的有错吗?有,潜规则就是潜规则,不应该在光天化日之下去说。地主们给农民活路就是给自己活路,可惜很多地主不懂。
陈兄你也有错。你想改变周兄的想法,但你听不进他一句话,他也一样。还不如让我写一篇找水脉的策论交上去,请县太爷在全县乃至全州范围内打水井。希望他办点事。”
在腐朽的王朝末年,天灾只能熬过去,即使人们提前知道了,朝廷也无能为力。好在南方不太怕旱灾,只是会大伤元气,涝灾才是灭顶之灾。
两人这才勉强开始沟通,顾应山向周往齐借了书桌和笔墨纸砚就开始练字和读书。
顾应山的习惯很好。一天不读书,感觉脑袋空空。一天不练字,感觉下笔无力。他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写了策论。
自从这两人成为他的朋友,那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就差打架了。顾应山早就习惯了两人的敌对,不把这种事放心上。
等他肚子咕咕叫了,他今天的学习任务也完成了。周往齐和陈半海一人捧着一杯茶喝,不看对方,看起来也吵完了。
“谢谢啊。”顾应山抬脚要走,忽然想起要关心朋友,于是说:“对了,我不在的这些日子里,你们都娶妻纳妾了吗?”
“我有妻无妾,你不是讨厌我们纳妾吗?”周往齐一脸惊讶。
“我还是单身汉一个,一定得等到我中举才能成婚。”陈半海必须得考中举人,才能风风光光娶亲。
“很好。我当然不希望你们纳妾,把女人不当人看。”顾应山很满意。
“那要是我纳妾了,会怎么样?”周往齐想了想,问。
“那我就得考虑要不要和你们断绝朋友关系了。”顾应山斩钉截铁地说。
“不是吧,一个女人就能让我们决裂,咱们的关系这么靠不住吗?”周往齐愤怒了。
“这不是女人的问题,是观念的问题。我觉得你们纳妾,我考虑是否与你们断绝关系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了。”顾应山比他更坚定。
“好,我答应你不纳妾。”两人异口同声地说。
顾应山不太信他们,告辞,揉着肚子到门口,看到了在对面等着自己的伙伴们,一个个手上都拿着东西在吃。
李月柳第一个看到顾应山出来,朝他挥手。接着他的伙伴都开始挥手,另一只手拿着吃食。
在食肆找了两张靠着的桌子安排众人坐下,李月柳把手上给顾应山带着的东西都放到桌上了,有:橙汤、杨梅渴水、冰雪、冰酪和一条烤鱼。
冰雪和现代的冰棒差不多,有点细长。冰酪像现代的冰淇淋。
顾应山首先吃烤鱼,他最爱吃鱼肉。李月柳把东西都推给顾应山,起身去点菜,没一会儿饭菜就上来了。
饭是玉井饭(白藕、莲子与米合煮),菜有:紫苏虾、酒焐鲜蛤、清炒空心菜、丝瓜汤、苦瓜炒蛋、豆角烧尖椒,蒜蒸茄子。
小伙伴们都是顾家村出来的,家里最厉害的也不过是富农,哪来吃过这对一般城里人来说都算好的饭食,一个个大快朵颐,吃得头也不抬。
等吃了八分饱,爱面子的心理又占了上风,都开始细嚼慢咽,装出一副常在这儿吃的城里人样子。
一旁的食客里还真有人信了,端着饭碗就过来准备说点乡下的旧事换城里的新鲜事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