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上知州后我造反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魏村长深谋远虑(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时间来到了出发的那一日,刀枪棍棒都已经分配到每个人手上了。

    一共两辆牛车,一辆顾应山赶,上面坐着李月柳、李二狗和李三狗。还放着锤子绳子,挡雨的桐油布,三床夏天的薄被子,四筐大饼子,九个水囊。

    还有一辆豆子哥赶,上面坐着猫眼、根平、根粗和根多。还放着酱菜,调味料,火石,锄头,菜刀,还有锅碗瓢盆等等。

    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属于自己的武器,看起来好不威风。但这威风的车队却仍停在原地不动,车上的人不得不下来舒缓舒缓。

    原来是顾家的长辈相信,尤其是温六奶奶和顾七爷爷相信,正中午是阳气最足的时候,这个时候出远门比较安全。

    顾应山哪里在乎这个,但他尊重长辈的选择,只是仍有些想走不能走的憋屈。李月柳倒是平常心。

    顾七爷爷喊了一嗓子:“都上车坐好。”大家连滚带爬地坐到自己的位置。

    顾七爷爷一挥手:“吉时已到,出发!”

    “驾!”顾应山朝车架挥鞭子,新买的牛很听话地开始小跑起来。后面的牛车也紧跟着前面的,一时间让村里人人都注目的车队跑远了。

    来商州一向是多山水,少田地,境内山山峦叠嶂。清河县和大环境一样,县里的各个村子直线距离不远,却要绕来绕去。

    不过再怎么样,从顾家村去最近的魏村,驾牛车也只需要二十分钟。

    但顾应山一行人在现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下压根不太敢出门,因此也是只在附近的县镇里见过魏村人而已。

    所以大家都没怎么注意到牛车的颠簸,心里只紧张去了。二十分钟后到了魏村村口,大家不约而同都没有下车。

    顾应山反应过来,拉着李月柳就跳下了车,一挥手:“跟我走。”众人看顾秀才都带头了,自然也跟着走。

    首先要干的事自然是拜访魏村村长,目标很明显,人就在村里唯一的青砖瓦房里。

    然而众人扑了空,瓦房大门紧闭,只有一个老年女性的声音说:“村长和族长在村子外面那一片的田地里,你们出去找。”

    没想到人竟然在外面。

    猫眼叫了起来:“是了是了,应山哥,我好像是看到有一群人在外面的田埂上走来走去。”

    李月柳拉着顾应山就走:“别害羞,快去说说话,问问情况,也不算白来一场。”

    顾应山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过怯场,只好昂首挺胸大步出了村。大伙跟在猫眼的身后,很快看到了那拨人。

    碰面的时候,两拨人都很谨慎,放慢了速度,很是戒备的样子。魏村的人更是紧张,谁面对一群拿着精良武器的青年汉子能不紧张啊。

    还好看到了顾应山。顾应山虽然不爱出门,不爱活动,但做为13就考中童生,16岁就考中秀才的人物,许多人都注意他,认识他。

    魏氏族长,上前一步,低头说:“原来是顾秀才,失敬失敬。不知贵客远来,有何要事。”

    说来惭愧,顾应山虽然学了很多文言文,但他仍不喜欢像魏族长这样说话的时候说文言文。

    “也没什么事,不过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看邻居罢了。”顾应山只好装得有范一点。

    “见过顾老爷。”魏村村长上前一步鞠躬说。他身材微胖,身高中等,留着两撇小胡子,戴着皮帽,一副标准小地主的长相。

    他恭敬的语气让顾应山很无奈。明明两人年纪相差这么大,他却不得不对自己恭敬。于是顾应山还了一礼。

    这一来一回,足够双方产生一些基本的了解了,也都熟悉起来。顾应山问道:“请问方才你们都是去干什么了呢?我进村想要拜访村长,被人提醒出来找了。”

    魏村长看了一眼李月柳,恭敬地对顾应山说:“事情是这样的。村子里也就我家富裕一些,其他人家肚子都吃不饱。前些年都是好年景,看现在的情况,估计很快就要有旱灾。

    若是真的遭灾,我家都能变成平民,乡亲就更没有活路了。因此早做打算,去田里看看禾苗情况,商量着打井的事。”

    原来如此。顾应山长这么大,基本的活动范围都是在顾家村和清河县内,对旱灾之类的灾害感触不深。但他能理解,且非常欣赏魏家村村长的深谋远虑。

    “打井,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看来您是有决心的。”顾应山恭维道。魏村长哈哈大笑,觉得被秀才老爷平等对待很有面子。

    “在外说话,未免太热,有些失礼,咱们进去说话。”魏村长一边说一边侧身伸出右手带路。

    魏村长家的院子被打开,中间的院子种了一株杨梅树正结了果子在上面,挡住了毒辣的日头。

    一行人被引到堂屋待客的地方。在桌上坐下,门窗大开,凉风阵阵,很是让人舒服。

    魏村长吩咐小女儿去摘树上的杨梅待客。实际上是家里的女短工上树去摘,小女儿只是负责洗干净杨梅,端盘上桌而已。

    顾应山已经注意到了小女孩的脚,不忍地移开视线。

    他主动提起话题:“刚刚说到打井,已经确定了,在找水脉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