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绛珠无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第七章劝学(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黛玉素知宝玉有这个毛病,不惟不爱读书,自己还有一番歪理可讲,而且旁人若劝他上进,只要提到“经济仕途”几个字,不管是谁,当场就要翻脸。

    上一世她并不在乎这些,只道两个人在一起,你好我好,便万事大吉。及至后来宝玉婚姻不能自己作主,黛玉伤心之余也曾想过,倘若宝玉不是这般闲散无用的一个小公子,而是有功名在身,自家能立得起来,说不定这婚姻之事,他说的话家里也要斟酌三分。

    只不过那些都已经过去了,黛玉也不愿为了再续前缘,就按着宝玉,逼他上进。

    那些良言箴语,盼浪子回头的话,就留给某些公认是“贤妻”的去说吧。

    是以并不开口,众人也不及劝,见宝玉气哼哼的,早出了门外,一溜烟的去了。

    宝钗被当众如此没脸,面上腾地红了,怔怔站在当地,也不知该不该恼。李纨方才只当他们几个说笑打趣,并没在意,这时才明白过来,忙上来解劝,只说“改日叫你兄弟给你赔罪”。

    宝钗见姊妹们纷纷上来,都是安慰自己的,心下稍宽,却也觉得在此没意思,便说要回去。

    黛玉看她嘴角强笑,仍掩不住尴尬之色,知道是动了真气,忽有些同情起她来,过去牵着她的手道:“我送姐姐。”

    两人往外走时,宝钗的丫头莺儿已上来侍候,跟黛玉过来的鹦哥却不见,只有个小丫头,禀道:“琏二奶奶那边传人,雪雁姐姐身上有些不好,便让我来叫鹦哥姐姐。鹦哥姐姐说叫我盯一阵,她去去就回的。”

    黛玉听了,也不觉怎么,只带着这小丫头和宝钗出了门,边走边闲闲问道:“二奶奶那边是什么事?”

    小丫头笑道:“说是放月钱了,所以要个屋里能掌事的过去。”言辞间甚是兴奋。

    黛玉点了点头,见那小丫头不住嘴地乐,忍不住戳她一下,笑道:“跟得了几万银子似的,就兴头成这样!”转头见宝钗也淡淡地笑,不由得好奇道,“姐姐的月钱领了不曾?怎么不叫莺儿去?”

    宝钗顿了顿,才道:“我们在这儿住着,已是叨扰姨妈,哪能再叫府上供使费呢!是以住进来之时已说好,两相自便。”

    她说这话时一派端庄大气,像是自重身份,却又毫无锋芒。黛玉上一世和她混得熟了的,也看不出有何异样,便只笑了笑,陪她走到梨香院,方才回来。

    那雪雁是跟黛玉从家来的,原比她也大不了两岁,一路舟车劳顿,又要贴身侍候着,好容易近些日子松快下来,那病就上来了。虽不打紧,也要将养两天。黛玉回房见她没大碍,心里已放下大半,又看鹦哥尚不曾回来,便独坐房中,接着想宝钗那话。

    她要还是上一世那个自伤身世、生怕别人说了闲话的小姑娘,今日听到宝钗之言,必定会犯寻思。她和宝钗一样是客居在贾府的,日常使费却是府里按月送至,和三春姊妹一般无二。如今听说宝钗不用这里钱,更要觉得自己招人嫌,不知多少人背后指着自己说话呢。

    但如今她心境早就不同,这时并不自卑,却仿佛置身事外,将里外都看得清清楚楚。

    莫说她是这府里老祖宗的外孙女,就是再远些的亲戚,如史湘云那般,一个小姑娘孤身住在这里,能花得了多少?贾府若要为这事就挑拣她,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想那薛宝钗母女,进府之时就议定不领月银,一是那薛家姨妈是个大人,不比小孩子在此好照顾,二来也是薛家豪富,犯不上沾亲戚家这点便宜的意思。

    只是宝钗素日待人温柔,最是替人着想的,如何想不到自己说的那些话,正有影射黛玉之意呢?

    黛玉思忖一阵,终是没下定论,心里却存了些防备。见雪雁行动都无大碍,只是还有些鼻塞声重,叮嘱她静养,自己便迤迤然走出来。

    刚穿过回廊,来到院中,忽见宝玉正在那里,带着两个丫鬟,采那梅花里的花蕊。黛玉脚步一顿,还没想好要不要躲,宝玉早看见她,兴冲冲地跑上来,笑道:“林妹妹,你也回来了!我原说你天天在屋里,还不要憋坏了!”

    黛玉进府这些日子,从头一日见面就抢白了他,只道他能“知难而退”,远着自己些,谁想这人果真没脾气,每次见了自己,还是“妹妹”长“妹妹”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问。情知他为人就是如此,也没奈何,便驻足和他搭讪。

    因问道:“你又淘什么气呢?那梅花开得好好的,你又摘了。”

    宝玉嘻嘻笑道:“妹妹不晓得,我因要合香,所以采些花蕊,并不算糟蹋。你想这花无非开过一季,依旧谢了,哪有我手制的香,给姐姐妹妹供到案上长久呢!”

    黛玉也笑道:“你总是有理!有这个工夫,干点什么不好?就是多背两句诗,也省得姐姐妹妹跟前闹笑话。”

    宝玉听她说话便已警觉,这时故意苦起脸道:“我算是怕了你了!怎么好好的一个神仙妹妹,说话就要噎人!”

    黛玉见他乔张作致的,忍不住“噗哧”一声笑出声来,摆了摆手道:“罢了,我不和你胡缠,我找凤姐姐说话儿去。”

    那宝玉其实待她十分亲近,只是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