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庶女有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3章 裁判(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场面一时安静得有些尴尬。

    那狂生呆愣在原地,双眼直勾勾地看过去,直到对方有些恼怒的声音响起来,才回过神。

    “公子如此看我,莫非是我哪些地方做得不妥?”

    那狂生如梦方醒,却又不肯在众目睽睽之下承认自己是贪看对方美色,遂清咳一声,脸上又恢复了刚才不可一世的表情。

    “难道我要和你辩难,连看你一眼都看不得了?”

    傅抱月身后的姑娘们一时色变。虽说江南地带,民风并不如何保守,并没有其他地方女子必须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遇到高门贵女带着下人出来游玩,大家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

    可能带着帷帽和下人出来逛街是一回事,被人说破就又是一回事了。

    傅抱月攥了攥拳头,将眸中射出的半寸寒光敛在眼皮之下,神情依旧没有多少变化。

    “公子何必把话题扯远,大家伙儿都是一同乘船过来游玩的,舞雩节乃是为了纪念至圣先师而设,更应当遵照‘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意思,和和气气地游玩一番,最后唱着歌一路回家就好了。”

    她这么拿出《论语》的经义一说,对面那狂生也就停了言语攻击,草草地对她做了个揖,顺便垂下目光,再不敢直视傅抱月的面容。

    “金陵许氏,微末名声,不足挂耳。另外……哪有你这样曲解经义的,这分明是说至圣先师几位弟子的志向!女子就是女子,才读了两句话,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咱们面前炫耀。”

    呵呵,这说的是曾点的志向不假,但这种生活难道不是真实的吗,孔夫子可有说过他追求的是大家伙儿都聚在码头边吵架?

    傅抱月正要辩驳,忽然看见院子里走出了几个下人,气质十分不凡。

    “几位,可能听小的说句话?码头风大,也容易沾湿衣裳,要是污了贵客的衣裳就不好了。正巧几位也要借院子一用,不如先到院子里去坐坐如何?里面有香茶,有桌案,还有丝竹伴奏,各位要辩难,不如到院子里辩难如何?”

    傅抱月顿时停下,目视气焰嚣张的许书生。

    也许是被这么多人看得有点心虚,那许氏书生干咳一声,道:

    “既然是此地主人盛情,那我也就却之不恭了。”

    说罢一摆手,跟着引路的下人当先走了出去,半点不像是跑到这里来做客的人,反而像是走在自家院子里一般。

    ……

    比起吴府足足占地好几百亩的别院来说,这芙蓉江上的沙洲的确是小得可怜。但小也有小的可爱之处,亭台楼阁布置得紧凑而精巧,堪称一步一景,更难得的是,毫无富贵人家的俗气。

    书院里的学生花了几十两银子包下了这菱洲园一天,眼下院子里除了伺候的下人,就只有这两群彼此泾渭分明的学子了。又因为码头上的这一番争执,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辩难一事上,索性就把两人簇拥到了一座小台上。

    这座土台原本就只是供建园子的道人清修之用,后来这道人去后,就改成了家人读书讲学的地方,夫子在台上讲,学生就在下面听,如今这园子空置下来,就成了两方人马辩论的地方。

    小台上放了两个蒲团,每个蒲团边都摆着朱漆桌案,上面放着文房四宝以及润口清茶,那个许书生一马当先地走上去,对着傅抱月漫不经心地做了个揖。

    “那就请了。”

    说实话,他当真不以为后山那些娇滴滴的女子,能比得上他们这些为了科举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子们。

    “请。”

    傅抱月也正了正衣冠,跟在他身后上了小台,展开笔墨,十足一副洗耳恭听的谦和模样。

    两人上台之后没多久,就看见院子里又来了一伙人马,成群仆妇簇拥着一老一少走了过来。

    “你们这是……”

    许书生并不认得这两人,但看过来的这阵势,心里隐隐有了些不妙的预感。

    对面两人见台上的傅抱月和许书生都是一脸诧异,穿着一身松散道袍的老者摸着胡子呵呵一笑,就对台上两人道:

    “呵呵,小友怕是还不认得老夫,在这儿就先自我介绍一下吧!老夫就是这园子的主人,姓李,字佩弦,号菱洲散人,我旁边的这位,诸位想必也在书院里见过一面的。这是你们书院山长的子侄辈,吴江陆氏,你们叫他陆礼藏就是。”

    菱洲散人说完,那身着玉色麒麟服,气质颇为不俗的青年出列,对着院子里的一行人行礼。

    ……

    人群里顿时起了一阵嗡嗡声,先前和傅抱月一起去观音诞那天上香的姑娘之前都和这个陆公子见过,因此还能保持着平常心,没见过他的姑娘,就有些心猿意马,时不时绯红着脸飘过一两眼暧昧的打量。

    而前山的士子们,投射过来的目光多数都有些若有若无的比较和嫉妒之意。他们在书院里念书,竟然没听说过山长竟然有这个子侄,仪表看起来又颇为不凡,怎么叫他们心底发酸。

    自古文人相轻,不外如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