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0章 蝗灾与格物之说(3/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灾上的表现,堪称惊艳。

    因此浑河学宫之中,有人将此总结归纳,以格物之精神,穷究蝗灾起因。

    比如蝗虫卵,年年都会有成虫产卵,在土中不见天日。

    若潮湿之时,虫卵不适孵化,则会蛰伏许久,最长可达十几年。

    如此日积月累,十几年之蝗虫卵,一旦遇到高温干旱天气,便会尽数孵化。

    这也是为什么十几年间大虞没有蝗灾,一旦爆发,就有如此庞大的数量。

    若整个天下都按照秦国《救灾条陈》所述,严格预防,在虫卵、幼虫时期便灭杀蝗虫,那即便有零星漏网之鱼,也无法造成大面积的灾害。

    这是一场十分生动的格物实践课程,而作为反面教材的封国,正是沿用以往设立蝗神庙宇,祭拜蝗神的方式。

    结果就是整个封国,原本因为旱灾而耽误了农时,好不容易才耕种的一点粮食,幼苗被蝗虫啃噬的干干净净。

    封国境内,几乎寸草不生,今年一年,封国必定颗粒无收!

    浑河学宫之中,原本对于所谓格物学说不以为然的学子们,此刻也终于认识到这和寻常圣贤经典截然不同的魅力。

    原来天地万物,皆有可穷究根本之原理。

    格物而知之,便能用最为清晰明了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至于那些神鬼之说,不过痴愚之人无格物之精神,对万事万物懵懂无知,又或者一知半解,只能寄希望于这缥缈虚幻之物。

    而对于那些盛行各地的宗教,严洛也只是批示一句,此说只可导人向善,不可借机敛财,否则便是旁门左道,不可姑息。

    尤其身为君主,国家之事,不问苍生问鬼神,实在是落入下乘。

    一时之间,浑河学宫研究格物之说者迅速增多,而对于严洛所说的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讥讽,也有不少人大为推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